阅读历史 |

第八十三章 徐彦祖通倭(1 / 2)

加入书签

“松阳县竟然出现了倭寇?”

朱元璋眉头一皱,不过他可不会相信胡惟庸的一面之词。

要知道松阳县并不靠近沿海,怎么可能会出现倭寇,至于这些倭寇和徐彦祖有关系,那更是无稽之谈。

朱元璋和马皇后在松阳县住了那么长的时间,带去了大批的锦衣卫,倘若当真有倭寇的话,早就被锦衣卫给发现了。

所以朱元璋断定,这是胡惟庸对徐彦祖的污蔑。

于是他看向胡惟庸,话语里带着对徐彦祖的偏颇说道:“那徐彦祖咱见过,是个为国为民的好官。这等人绝不会养寇自重,何况这些话只是些捕风捉影的话,并无实质性的证据,左丞相还是不要听信他人之言为好。”

朱元璋此言一出,可以说完全表态站在了徐彦祖这一边。

然而胡惟庸岂会不知没有实质性的证据根本无法对付徐彦祖,因此他再度拱手朝朱元璋回道:“启奏皇上,臣并非捕风捉影,而是那商旅中有人前来告发,此乃人证,更是在交手中夺取到了那倭寇的兵器,上面刻有松阳二字,此乃物证。”

这人证物证自然是胡惟庸伪造的。

正所谓做戏做全套,有了这些东西,就算朱元璋不想彻查徐彦祖也只能下令。

而且这还没完。

胡惟庸要的可不是朱元璋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姿态。

他要把这件事情彻底闹大,闹到最后无法收场。

到了那个时候,哪怕最终查到徐彦祖无嘴,可靠着悠悠众口,也能彻底逼死徐彦祖。

于是,胡惟庸再度开口,只不过这一次开口先看了一眼诸位大臣,随后做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说道:“臣这段时日以来,也特意派人去了解有关徐彦祖这位七品县令的事迹,发现此人的确是一位好官,可知人知面不知心,臣派去的人还搜集到了他一些贪赃枉法的证据。”

这话完全就是在往徐彦祖身上泼脏水。

“可是在臣看来,只要为官一心为民,即便有些毛病也无伤大雅。谁料他竟然勾结倭寇,意图**。如此看来之前那些所做为国为民之事都只是他谋反养寇的伪装,皇上您是被他所蒙蔽了啊!”

胡惟庸说到最后声音悲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