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5章 侵入暗网,做事要度!(1 / 2)

加入书签

天色渐渐亮起,整整四个小时的时间,悄无声息地流逝。

当众人担心笔记本键盘,是否会因过度敲击而报废时。

突然,林逸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笔记本电脑的屏幕变得漆黑一片。

十秒后,电脑重新点亮,个人系统完成了!

“大佬,请让我成为你的徒弟吧!”

苏航看着林逸的眼神满是敬畏,“你简直就是我心中的传奇!”

林逸懒得理会这个激动的年轻人,有些疲惫地抬起双手,打开了犯罪嫌疑人的笔记本,随即连上网络。

紧接着,在众人眼前展开了,他那令人赞叹的操作。

林逸首先使用,自己的笔记本作为切入点。

入侵了整个办公室内的所有电脑,将它们用作桥梁或是傀儡机。

控制这些桥梁,进行多级跳板Sock代理。

这样做是为了在入侵过程中,留下虚假的IP地址。

资深黑客还可能会使用电话转接,以此来隐藏行踪。

常用手段包括利用私人电话转接服务连接ISP,盗用他人的账号上网并通过电话联接到,另一台主机从而访问互联网。

但现在身处国安局内,林逸决定简化流程。

直接利用局域网入侵了嫌疑人的笔记本,并打开暗网软件。

为什么要这么复杂?

直接启动暗网软件不行吗?

这要是让一个真正的黑客听到了,肯定会笑掉大牙。

你知道那些软件里,可能藏着什么秘密吗?

不是所有的程序,都是安全可靠的。

比如某些社交软件,可以扫描和控制你的设备,制造各种漏洞并通过远程方式篡改数据。

有多少人清楚这一点呢?

一旦安装这类应用,它们就能轻易地把你的电脑变成桥梁。

所谓安全保障措施?

连最受欢迎的几个操作系统,都是由大公司开发出来的产物。

只要你使用这些平台,就等同于向这些企业,交出了电脑的控制权。

世界上真有安全的软件吗?

正因为如此,很多黑客才会自己设计,并使用个人化的系统和工具。

尤其是来自黑客圈子里的作品,几乎全都藏有后门机制。

一旦被安装上,他们就能够随时取得,对你电脑的全面控制。

当林逸首次运行暗网应用程序时,立刻运用了两个自制的小程序,来进行探查与侦察。

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目标系统,找到合适的攻击点。

这项工作通常分成两个步骤:

1、探查:锁定受信任的关键机器;

2、侦察:寻找存在的漏洞并加以利用。

如果能发现破绽,林逸接下来就可以尝试着突破对方防线,获取其计算机权限。

为了避免留下痕迹,完成入侵后。

他还会及时清除登录日志,再悄然退出。

以上就是一次完整的**流程,及其步骤简介。

如果有人不幸遭遇到类似的情况,如果是台式机还好说,拔掉电源线或许还能减少一些损失。

可对于携带不方便、容易被持续监控的笔记本用户来说,除非改装增加了强制断电开关,否则根本不可能顺利关机摆脱困境。

就像一个毫无防备能力的孩子,面对黑客无处可逃。

不得不说,黑客专家技能给予了林逸强大的力量。

哪怕他是一个计算机新手,也能摇身一变成为高手。

借助连接到暗网中的两套探测工具,瞬间揭示出该服务器,隐藏于五重伪装之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