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工人阶级(1 / 2)
徐教授的办公室里早晨的阳光透过百叶窗洒在舒展的绿植叶子上衬得愈发可人。
郑仪将发言稿递给徐永康认真地补充道:
“老师我希望能加一个人共同发言。”
“哦?”
徐永康翻着稿子。
“哪位教授?”
“不是教授。”
郑仪直视老师的眼睛。
“他叫张海峰是城南物流园的一名搬运工同时也在自学法律帮助工友**。”
办公室里安静了几秒。
徐永康放下稿子眯起眼睛:
“工人?”
“工人阶级为什么不能上台发言?”
郑仪的声音平稳但坚定。
“他比我们更了解基层司法实践的真实困境。”
白发苍苍的老教授突然笑了眼角皱纹舒展开来:
“工人阶级光荣!这话我四十年前就说过!”
他猛地拍桌。
“加!必须加!”
郑仪没想到老师答应得这么痛快。
徐永康起身从书柜深处抽出一本泛黄的相册翻到某页指给郑仪看。
照片里是年轻时的徐永康穿着洗得发白的中山装站在工厂大礼堂的讲台上背后横幅写着“工人阶级要掌握司法武器”。
"你变了。上次来找我时还是个急着往上爬的聪明人现在倒是想起要低头看看了。"
徐教授的话让郑仪微微一怔。
老人合上相册深邃的目光仿佛穿透时光:
“你还记得开学第一课我问你们为什么要学法律吗?”
郑仪当然记得。
那时的他站起来侃侃而谈说什么“维护公平正义”“推动法治进步”赢得满堂掌声。
可现在回想起来那些漂亮的词句里有多少是发自真心?
徐永康没有等他的回答只是轻轻拍了拍桌上那叠发言稿:
“现在你终于给出答案了。”
“不晚。”
老教授转身望向窗外法学院的梧桐树正在风中摇曳。
“但或许也算早了我本以为你要经历几年官场沉浮才会懂得低头看看脚下的土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