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占名籍(2 / 2)
一进门不是规整的巷道屋舍,入眼最近是两处瞧着和她从前见过都不大相同的建筑。
媚挑着空担,看奴奴左右里张望,知晓女儿一直好奇田庄外的世界,正要与她说说时,奴奴已经指了远处旗亭,道:“阿母,那里是乡市对不对?信田说有市楼立旗亭的地方就是乡市了。”
虞在一旁听得笑:“奴奴懂得挺多。”
奴奴得意的,有小尾巴都该翘起来了,竹生和獾儿就抻长着脖子直往奴奴说的乡市位置瞧,可惜,除了市门和两层高的旗亭,什么也瞧不着。
媚在一旁道:“等去乡部办完正事就带你们往乡市看看。”
虞听她这话,便说:“我们家一会儿也去,得买些盐。你是买什么?”
“也是盐,再买个汲桶和木盆。”
这几样都是居家过日子缺不了的,云阳里是长安乡最偏的三个里之一了,往来一趟乡部一天就耗了进去,媚后边应该没时间走动,何况十数里无人烟,不结队行走也并不那么安全,不说亡民流寇,人少了,荒野间野物也多。趁今日采买是最合适的。
她问虞:“你可知如今盐价几何?”
虞摇头,“问了几家,都是去岁收成后用粮换的,当时粮与盐等价,一升新粮能换一升盐,现今什么价还真不知道。只如今凡粮食肉蔬脂膏盐豉酱醋这些能入口的,没有不贵的,一会儿且问问去吧,我家带了半筐之前在山中绩好的麻来换,也不知能换多少。”
媚只听盐与粮等价,头皮就是一阵发麻,想想从陈忠那儿打听到的如今半点不低于汉二年时的粮价,一时也没了再说话的心思。
待进得乡部大院里,里边闹闹攘攘几十号人,早有来得早的里民已经在办户籍一应事务了。
占名数要核验存档名籍,颇费章程,但乡吏们对各里的户籍存放极有章法,寻起来也快,云阳里一众人等了不到半个时辰也就轮到了。一家家轮番儿上前,核验旧籍,签发新户版,将宅园户籍、年细籍、田比地籍、田命籍和田租籍一应都确认好,一份给户主,两份与乡部和县廷留档。拿着这新户版便可去假贷种子、农具和粮食了。
媚拿到自家的户版时,心下不可谓不复杂,在此之前,她和奴奴的名字都在陈家户版下方,和园宅田地、家畜、农具排一起,写的应该是户下婢媚和户下婢奴奴几个字,便是獾儿,前两年案比,也成了陈家户版中的户下奴獾儿。
如今终于重又成为户主,拥有自家的名籍户版了,奴奴和獾儿也都在名籍之中,成了良家子,而不再是奴。
有陈里魁帮忙说项,媚家中佃到的田地也确是离水渠近的上等好地,这样的好地,几年内都不需休耕,收成好不说,于税赋上压力也能小很多。
她谢过经办的乡吏和一旁协办的陈里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