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第六十六章(2 / 2)
自古太子不是立嫡就是立长,谢皇后倒不觉得楚王能当太子,她单纯是因为沈宁两次顶撞于她,她若不给她点教训,她这个皇后就白当了。
沈宁自是不知道谢皇后怎么想。
二人回府后,沈宁对着五摞金锭,一盒东珠,还有一个匣子,眼睛闪闪发亮。
那个匣子里面是京郊一个皇庄的地契文书、账册以及人员名册,
她不禁感慨:“父皇真大方,每次见父皇都要父皇破费,我都有些受之有愧了。”
赵澜:“你要是把笑收收,我还能相信些。”
沈宁将五摞金锭圈在怀里,瞅着赵澜嘿嘿一笑:“王爷也会开玩笑了。”
赵澜心道,我这是实话实说。
沈宁打开匣子,取出那张皇庄地契文书,竟然是良田三百顷。
她打趣道:“王爷的田产才百顷,我竟比王爷还多了二百顷,这让我惶恐啊!”
赵澜:“你要是把笑收一收,我还觉得你说的是真的。”
沈宁又嘿嘿一笑:“王爷也只会说这一句玩笑,不过我知道,其实这是父皇给你的。”
赵澜挑了挑眉。
沈宁:“我先前对田产不了解,我的嫁妆里有三百亩良田,和普通农户相比自然是很多,听到王爷有良田百顷时,还十分吃惊呢。后来掌家这些日子,我向来福了解过,京中普通一品官员手里随便都有数百顷田产,更不用说那些身居要职的人和那些世家勋贵了,他们手里的田产多达千顷。”
沈宁将地契文书收入匣子,又看了赵澜一眼:“和他们比起来,王爷的这些私产就不够看了,所以啊,我才说这是父皇给你的。”
说着将匣子拍到了赵澜怀里,她又去看那盒东珠。
赵澜也将地契文书拿出来瞧了瞧,问:“那你觉得……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沈宁将东珠一颗一颗拿出来,数完又一颗一颗放回去,足足五十颗。
这才抬头疑惑道:“什么好事坏事?”
赵澜:“世家勋贵,朝廷要员,手里田产多这件事。”
沈宁想了想,突然?了赵澜一眼,长叹一声道:“大晟的世家勋贵、朝廷要员可是都不需要缴纳田赋的,如果有一天,大晟的良田五六成以上都在这些人手里……”
她又拿起一锭金子,爱不释手地摸了摸,又放回原处。
接着道:“国库的钱就会越来越少,巧妇都难为无米之炊,那时即便大晟人才辈出,恐怕……”
恐怕也会衰败最后覆灭。
赵澜自是听明白了她的未尽之言,刚要开口,就听沈宁快速道:“这可是王爷问我的,若我说的王爷不爱听,或惹怒了王爷,王爷可不能治我得罪!”
赵澜狐疑:“……我看起来就这么像动不动就治人罪的人?”
沈宁盈盈一笑,哄道:“自然不像,但有话都要说在前头,我这不是前头忘说了嘛……”
赵澜:……
赵澜没再计较这些,望着沈宁的目光中不自觉地露出欣赏。
沈宁却没发现,她又继续看起了康平帝赏她的五摞金子。
等她稀罕够了,和前几次一样,又要将这五百两黄金搬进内室收起来,这次足足三十多斤重,她和上次一样,将金子摆在一个托盘上,双手端起托盘,一个“嘿!”字还没发出声来,突然不动了。
她求助地看向赵澜:“王爷……我好像闪到腰了……”
赵澜:……
赵澜立刻起身扶着她慢慢趴到榻上,沈宁却摆了摆手,又朝五摞叠成一大摞的金子指了指:“王爷,先将金子收起来,我不妨事。”
赵澜又好气又好笑:“你就不会让我搬?长嘴只用来吃饭的?”
将沈宁经常说他的话还了回去。
沈宁呐呐:“金子的事怎好借他人之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