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第十三章(2 / 2)
沈学颔首。
沈问又看向亲爹。
沈城“哼”了一声。
沈宁心中惊骇,没想到三番两次救了自己的人竟然是楚王殿下,皇帝的儿子?
沈问又道:“既然你们早知道了,为何不告诉我?”
沈学:“殿下既然以赵公子的身份来这里,那他自有掩藏身份的理由,我和父亲岂敢泄露?”
沈问继续问:“那你们干嘛现在又说出来?”
沈城又想脱鞋了,气道:“还不是你厚着脸皮非要跟人家称兄道弟?你三个亲兄弟不够你称的?”
沈问张了张嘴,再问:“你们是如何知道的?”
沈学:“他的章华气度一看就与众不同,又自称姓赵,如此就猜得了六七成,而前来剿匪的是晋王殿下,结合年岁,就确定他是楚王了。”
沈问这次闭了嘴,不再分辩。
屋中也骤然安静下来,裴氏也从震惊中回过神来:“也就是说,其实这次剿匪,都是殿下、都是赵公子一手策划的?”
沈城咳了咳:“也不然,咱们沈家也是出了力的。”
沈问听此再次兴奋起来:“那是,咱们可出了不少力呢!”
眼见着沈城要再次发火,沈宁赶紧问道:“二哥先前说,赵公子算无遗策,是如何算无遗策的?”
沈问一听,眼睛更亮了,无比钦佩地讲了起来:“赵兄……赵公子先算到匪首必然在大船上,这才有了火油烧船。待小船来救时,赵公子说最先救起的人就是匪首。确定匪首后,放烟花信号让众人大喊匪首已死的话相当于扰乱匪心,这样他们就会成了一盘散沙不攻自破。”
沈宁也无比佩服,又问:“那赵公子是如何确定匪首定在大船上?”
沈问被问住了,挠了挠头:“这我就不知道了。”
沈慎开口道:“匪帮在规模极小时,匪首在每次抢掠时都会冲在前面以振作士气,当规模壮大时,匪首通常不会出现,都由下面的人去劫掠,除非是遇到下面人难以应付的情况才会出现,而前些日子,白头帮刚和临清卫打了一仗,折损了一百多人,又有一百多人受了伤,虽然人数相较临清卫来说少了很多,可他们是近期才发展壮大起来的,很多匪众心思定会动摇,为了稳住匪众之心,最好的方法就是再劫掠一次大船。”
沈慎说到这被沈问打断:“你说了这么多,也没说怎么知道匪首在大船上啊?”
沈慎:“匪之所以称之为匪,就是因为他们的自私与狭隘,暴虐与凶残,还过于自负。”
沈问:“所以呢?”
一直没开口的沈明接过三哥沈慎的话头笑道:“所以,匪首认为他们可以用少于朝廷兵力一半的人将朝廷打败,他的匪众自然可以应付得了几艘货船,他只需坐镇后方即可,然坐镇后方又不能不来,故而定会在其中的一艘大船上,而非冲在最前头的小船。”
沈问明白了,问道:“三弟、四弟怎么知道的这些?我就不知道。”
沈明继续笑道:“二哥,多看几本书,自然就知道了。”
沈问最不爱看书,习武就习武,与看书有什么关系?武艺好了,在哪不能杀个七进七出?
在临州武学时,除了习武还要学什么军事策论,那时他一听就头痛。
现在听了两位弟弟这般道来,眼睛转了转,嘿嘿一笑问沈慎:“三弟,你的《武经》上是不是写了很多注释?借我瞅瞅?”
沈慎点头道:“稍后我就拿给二哥。”
脑瓜子嗡嗡的沈城见次子主动要看书了,瞬间顺了气,看次子也顺眼了起来。
白头帮匪患平息了,沈家一众于次日再次整装启程。
从苏州到京城还要行二十几日。
这些日子,裴氏每隔一日就拿出一本账册让沈宁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