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96章 嫁衣(2 / 2)

加入书签

王野眉头微皱,摊主虽然只是简单说了一遍。真要是细说,还真是复杂。外来人的一伙人,有官方背景。这样说来就不是官方人,是一群二代还是别的?王野想了一下,没有继续追究,他只需要知道这件嫁衣的故事就行。

至于摊主家族具体怎么回事儿,王野只当个故事听听,谁知道这个故事有多少水分。王野指着嫁衣:“行,有这个来龙去脉就可以,现在说说这件嫁衣多少钱?”

听见王野问价,摊主一扫颓势:“小兄弟,我也不跟您要谎,嫁衣的材料钱不算,你只需要给个工钱就行。听您的口气,应该知道缂丝不是那么容易织出来的。”

“这件嫁衣,当年是两位大师耗时两年做出来的,咱们就按每位织工一个月50元,两年的工钱就是2400元。”

王野被这个价格呛得一口气没喘上来,不停的咳嗽。他从一开始就猜到摊主的报价不会低,只是没想到这么高。可是细想一下,这个价格还有些道理,真的不贵。

这种品质的织工,每月50块钱的工资真不高。在南方也有一些公私合营的缂丝厂,这些产品大部分是出口创汇。普通的缂丝制品售价在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而工艺精湛、题材特殊的缂丝制品价格可能更高,甚至可达上千元。

这件重工嫁衣,报价2400元倒也说得过去。只是这个价格,一般人买不起。可王野又不是一般人,两千多对他来说只是**毛雨。在鸽子市买东西,要是不还价,总觉得少点儿什么。

退一步,摊主上嘴皮一搭下嘴皮说了个故事。谁又知道这个故事是真是假,王野可没有心思去求证。清了清嗓子:“老人家,就你这个价格,我敢断定,绝对卖不出去。不是说这件嫁衣不值这个价,而是没有人有这么多钱。”

王野回头指了指鸽子市上形形**的人:“你好好看看,来这里的大部分人连吃饭都成问题,又有几个人会买这么件不能穿出来的嫁衣?”

摊主仿佛泄了气的皮球:“小兄弟,这个价格真不能低。我和孙女都不会做生意,价格是我家老头子临死之前说的。他说,十年内卖这件嫁衣按两人两年的工钱算;二十年内,按工钱的两倍。三十年内,按工钱的十倍。”

“如果三十年内不需要卖出去,那就当传家宝,一代代传下去,不到生死存亡不可以出手。”

这话要是对一般人说,都会觉得老头的遗言就是吹牛,就算一寸缂丝一寸金,也不能是工钱的十倍。三十年后也就是九十年代,到那时平均工资是几百元。两个人两年工资的十倍,那也是十几万。

可在王野听来,他都怀疑摊主的丈夫是不是穿越者,居然能清楚的预测未来缂丝的价值。细想一下,又否定的了穿越者的猜测,如果真是穿越者,最起码会躲开倭国入侵。就算没有外挂,也不至于家破人亡。

唯一的解释就是摊主的丈夫,是一位真正的商业奇才。能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创下一份家业,还有闲钱给孙女准备这样一件宝贝,最后还组建保卫团。王野只能感叹:无论什么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