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3章 归心似箭幽居高墙(2 / 2)

加入书签

“五军都督府奉旨拿人,四殿下,请跟我们走吧。”都督府校尉上前,抬手,几名衙差便要上手。

四皇子猜到原委,依旧端着皇室架子,“本殿何错之有,都督府这是要无诏而为?”

“四殿下这就是圣上的意思,抓紧时间!”一行人冲上来,钳着四皇子,径直将他带到了衙署。

衙署内。

皇帝心力交瘁,戚修凛重伤是真,经太医诊治,几乎命悬一线。

此刻青年撑着一口气,将关于四皇子刺杀的证据,包括衮州操练私兵的事,全部摊开在桌上。

包括赵明熠回京之后想尽办法去见了十三,言语刺激,从她口中听说了当年为何要阉了宋秉礼。

原是宋秉礼有个义姐,在先皇后身边当掌事姑姑,却被年少的十三推入池中淹死。

为此宋秉礼恨毒了十三,而宋秉礼每年与京都贵人送去一笔银钱,便是送到了四皇子府上,用于私下招兵。

皇帝看过之后,拍案怒喝,“这个混账!竟如此胆大妄为。”

“正因如此,臣的妻子在北境遇袭,如今还在庄子休养,无法回京。”他一边说,一边催动内力咳了口血。

铁衣和卫平忙搀扶着他。

皇帝让他赶紧坐下。

不多时,四皇子被押送到了都督府,他倒是坦荡,毫无慌乱,只在看到坐在堂内的帝王时,皱了皱眉。

“父皇,您怎么会在此?宗权?你如何受了这么重的伤?”四皇子面露担心。

戚修凛不语,神色冷漠。

昌惠帝将那些证据,砸在他脸上,“看看吧,你还有什么话好说,朕以为让你去衮州历练一番是件好事,却没想到你背着朕招兵买马,你想做什么?想**?”

四皇子捏紧拳头,俯身捡起账册,书信。

那些证据将他钉死,但他却死咬着不承认。

“父皇,儿臣冤枉,父皇忘了?这些兵卒是驻守衮州的宋将军所留,若说招兵,儿臣万万不认。衮州地势要紧,历来也是兵家常争,是以儿臣想着每年募兵多招一些,连那奏疏都已经写好呈送给了父皇,难道父皇没有看到?”

四皇子跪下,言辞哀切,似真的被冤枉。

戚修凛定定看着他,拧眉,转而看向立在皇帝身侧的王全。

若四皇子真的写了奏疏,陛下不可能疏忽以至于没有看到,唯有一种可能,王全从中做了手脚,藏匿或者故意不让陛下看到,以此造成偏差,给四皇子制造机会。

可,他为何要帮四皇子?

王全垂头,宽慰着皇帝,“陛下,衮州每月都会送来奏疏,四殿下借着奏疏与您诉说衮州风土,还有好些呢,要不,奴婢去取来,您翻阅看看?”

昌惠帝颔首,疲乏地摆摆手。

之后,王全将有关衮州的奏疏全部取来,还真就翻出四皇子关于多募兵的奏疏,不过,奏疏上说是五万,而并非戚修凛所查到的十万。

“你的人,出现在别院,说是奉了你的令,去查看宗权的生死,又是怎么回事?”

昌惠帝问出这句话。

戚修凛心里一沉,便知,这件事只怕不能往重了判。

最重要的人证已死,更多细节无法问出,四皇子稍作狡辩便能从轻处罚。

“儿臣早些时候与先生起了冲突,先生想让他外室之子入营,儿臣没有应下,他许是怀恨在心,故意污蔑儿臣。”

一番陈情,倒真让帝王露出几分悲悯。

只是四皇子勾结宋秉礼,私下掌控银矿,而银矿又与戎狄旧部息息相关。

这一遭,却是无可狡辩。

“四皇子赵祈之,交通外臣,虐害黎庶,经三司会审,罪证昭昭,削去衮州祈王封号,罚没岁俸,褫去兵权……”

最终高墙圈禁。

至于大牢内的温时玉,因无证据,证据他私下与四皇子结交,便被释放出大理寺。

……

京都夤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