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6盐务,退亲(1 / 2)

加入书签

盐务的重要性公主早就听郑大儒提起过,郑大儒曾说:盐是大楚最重要的物品之一,其对大楚收入的重要性无可比拟。

盐业与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等方面有着密切关系。

大楚盐的产地固定且工艺相对复杂,是大楚户部专营的重要物品。每地都有户部开设的盐务铺子,直接属于户部管辖。本地官员只有监管职权,无辖制权。而这一策略正是郑大儒向当今陛下进言的。

百姓生活离不开盐,朝廷如不加以限制,很快便会私盐四起,百姓会因此而脱离朝廷控制。

根据公主所掌握的信息,突厥国是缺乏盐井的,如今在此与王焕之讨论盐务,未尝没有交易的目的在。

王焕之的父亲是湖广总督,湖广总督最大的职责之一便是掌握湖广地区盐务,虽不直接管辖,却负有监管之责,王焕之自幼跟在父亲身边,对此了解甚深。

公主眼神撇到二皇子身上,此人神情略有躲闪,显然牵线者必定是他。

阿史那社里并没有因公主的目光而生气,反而十分坦然,他近乎坦诚地向公主诉说道:“昭武公主殿下,您是皇后娘娘的女儿,是大楚的嫡公主。本王子不知您是如何看待盐务对于百姓?我们阿史那家族认为,盐对于百姓是影响生命的大事!您或许不知道,不仅是百姓,我们的牲口也需要盐,我父王爱民如子,对突厥境内长期缺盐的实情颇为心忧,因此,我们会尽力为百姓争取到所有可用的盐。这也是我这次来大楚的目的。”

公主回以坦然:“盐确实重要。你们可以买,我记得户部并没有限制其他国家买盐的先例。”

阿史那社里却笑着摇摇头:“殿下,您不用搪塞我。虽然你们户部官员确实不限制购买,但却要求本地百姓买完后有余量才施舍给我们,并且价格昂贵。”

公主皱眉:“人饱而我饥,岂不为资敌?”

话说到这里已经有点聊不下去了,双方立场不同,各自都要替自家百姓考虑。二皇子希望王焕之能转圜两句,可王焕之此时不知在想什么,盯着楼下一处门墙,不接话。

二皇子本身身份尴尬,若再劝便有倒戈之嫌。再说……二皇子私下苦笑,他一个不受宠的皇子,岂敢在盐务问题上大放厥词?寻常百姓说得,他说不得。昭武是嫡公主,她说得,二皇子是个血统不纯的皇子,他说不得。

阿史那社里能选为使臣前往大楚,自然有其得力之处。只见他笑了笑,伸出手,将两个杯子都倒满水:“殿下,若突厥以铁器交换盐务,又孰轻孰重呢?”

两个杯子里水面一样高,微微晃动的水纹在杯面。

铁器……公主想起母后曾与自己讨论过,父皇刚登基时,因铁矿产量太低,军备迟迟无法更新箭矢刀枪盔甲,父皇大发雷霆。开元二十七年为何打得如此惨烈,其中一半原因便是突厥国盔甲刀剑得力,郑大儒曾评价突厥立国之本便是铁。

《论语?卫灵公》有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可否认的是,往往战场上武器会决定生死。一人拿刀剑者,十人难近身。百姓军队哪有那么多武功高强者?兵器往往就是一支队伍武力值的象征。

当然,突厥国骁勇善战是肯定的,但是这件事从侧面反映出大楚确实在铁器上多有不足。

如此一来问题便出现了,突厥国为何突然肯下血本来换盐?在大楚角度看来,盐,可以想办法解决,铁,是绝对资源。

许是公主殿下的神色太过质疑,阿史那社里王子端起茶杯一饮而尽道:“大楚有句话:彼之砒霜己之蜜糖,殿下不是我,不知道我们突厥的实情。有所质疑也是正常,我不奢求大楚能立刻同意,我会向大楚皇帝展示我们突厥的诚意。”

大楚嫡公主的身份往往会一定意义上代表着陛下的脸面,所以昭武公主不会给阿史那社里任何承诺,甚至对此事抱有高度警惕。因此公主殿下只是引了自己面前的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