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8来历,学监(1 / 2)

加入书签

“咳咳~”李墨似乎呛着了,刚有动静便咳得惊天动地。小丫鬟及时送上热茶。

贾太医立即放下黄昭,先来看此人。

贾太医翻翻他的眼皮,仔细验看他头上肿着的包,又检查了他身上的骨骼,最后切脉探查。

众人聚在李墨榻前,贾太医略略放松的表情似乎预示李墨情况比想象中的好。

贾太医松开李墨的手腕,转身向站在一旁的公主禀报道:“殿下,此人无碍,骨骼未受损,仅有些皮外伤,稍后老臣开几付活血化瘀的药膏,贴了药膏再静养几日便可。”

“多谢公主搭救。”李墨喘过气勉强侧身向公主表达谢意。

公主眼神落在他青紫的眼眶上,转而走到黄昭身边,“贾太医,那他怎么样?”

贾太医跟过去,面色严肃,拱手道:“殿下,这个孩子肋骨、右臂、腿骨均有骨折迹象,头部受到重创,腹部遭受重击,暂时看不出内腹是否受重创。恕臣直言,此子往日应是饮食不均,体魄本就弱质,受伤恐怕很难恢复如初。”

贾太医略略停顿片刻继续道:“若内腹有伤,严重者可能……”

贾太医话未说完,但大家都明白了太医的意思。

公主已经满面寒霜,一掌掀翻身侧茶几,“岂有此理!”

众人噤声不敢言,陈博闻与顾平西对视一眼,他上前道:“公主,不若问问李墨到底怎么回事。”

李墨支着上身半靠在床榻上静静听着,表情平静,又透着几分淡漠,仿佛对此早有预料。

今日的李墨与前几日的李墨,判若两人。

公主再问贾太医:“李墨可以行动吗?”

贾太医颔首:“李公子行动无碍,只是尽量少活动。”

公主眼神扫到李墨,“带上他,随我来。”

“是!”顾平西应声,与陈博闻一同架起李墨,跟着公主进了另一处。

这厢方姑姑留下,跟贾太医说:“贾太医,这位公子今夜是否需要人照顾?”

贾太医不敢托大,当即道:“哦方姑姑放心,今夜老臣守在这儿,所有什么老臣也好及时救治。”

方姑姑这才放心,连忙道:“贾太医今夜就拜托您了,所有需要尽可叫府上侍从。”

贾太医应了,又从药箱中拿出许多药,开始捣药制方。

方姑姑不着急走,先是安排好伺候的人手,然后亲自替贾太医去抓药。

公主府今夜灯火通明。

李墨身上有伤,被放置在一间厢房软榻上,陈博闻替他支上几个软枕。

他们来回忙活间,公主高坐在太师椅上,眼神注视着李墨,心思却不知在想什么。

陈博闻和顾平西忙得一头汗,这会儿随意找个椅子瘫坐着。

公主待几人坐定,冷冷问道:“李墨,本宫命你将今晚的来龙去脉原原本本说一遍。”

陈博闻与顾平西也稍稍坐正。

李墨知道公主定要问清楚的,拢了拢衣服便道:“公主殿下明鉴。此事皆因黄昭白天在率性堂背书而起,有人嫉妒他大出风头,意欲除之而后快。”

“今日打黄昭的那群人也是国子监的学生,是国子监中有名的恶霸团体,打骂学生是常事。”

陈博闻与顾平西惊讶对视,陈博闻探身问他:“国子监竟有这等事?怎么不禀报夫子?”

李墨道:“那些人都是夫子惹不起的人,带头的是刑部主事之子,其余人皆是京中官宦之子。”

陈博闻闻言嗤笑:“一个小小九品官也敢拿着鸡毛当令箭。”

李墨望向公主道:“公主有所不知,许多贡生上京后,第一件事就是去衙署办理暂住凭证,这小小九品官就已经捏住他们的咽喉了。”

“黄昭年龄小,天赋异禀,自幼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学业精进飞速,早就有人对他心怀不满;”李墨淡淡道,“如今得了郑大儒青睐,又力压众位皇子公主脱颖而出,有些人自己学业不精,就见不得别人好。”

“更何况,今日所有人都知道大皇子气冲冲走了,黄昭得罪了大皇子,有的是人愿意贴上去替大皇子殿下出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