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舅舅(2 / 2)
家丁们互相对视一眼,最终拱手道:“那请世子晚膳前回府。”
“小的们先告辞。”
公主与宋稷并排站着。
宋稷银色外衣肩头尚有水痕,他正等着公主的话。
公主什么也没说,只是叫来李四道:“带上这些东西,回府。”
宋稷见公主真要走,立刻上前两步喊道:“公主……”
公主一言不发走了。
接下来的日子平淡无趣。
自从公主在济宁侯府露了身手后便经常收到各府递上来的帖子。
这让皇后娘娘知晓了。
某日国子监散学,皇后娘娘久违地派人来请公主入宫用膳。
宫娥依旧在宫门处便候着,不多时到了含光殿,皇后娘娘还在处理宫中事物。
“……各处小厨房均要清点人数灶头,夏季最怕失火。”
“淑妃处的用度再仔细核对一遍,不得有误。”
“宫中侍人夏季常服10日内全部发放,10后若有没发完的,到慎刑司自行请罚。”
“另外今年10月到年纪的宫人,问了意愿,肯出宫的全部放出去。着各宫现在就开始清点人数,10月到了若有对不上人的,仔细查。”
“是。”
秋霜姑姑一一应了。
公主看惯了母后这般忙碌,也不催促,自行坐下,随意捡了一本册子看。
娘娘吩咐完喝了口茶,笑着招手让公主到身边来。
“听各位夫人说,你在济宁侯府大出风头?”
公主半挽着皇后娘娘笑道:“我们玩玩罢了,算得上什么风头。”
“无妨,”皇后娘娘道,“我与你父皇都知道你厉害,国子监掌事祭酒都来夸你,我儿就是文武双全。”
“昭武公主就是我大楚最棒的公主!”皇后娘娘一副与有荣焉。
皇后娘娘知道公主午休时间不长,遂牵着公主到偏厅用膳,二人说些体己话。
“你尚未成年,你父皇不允你上殿听政,所以你不知道,最近朝堂为谁去巡岸吵得不可开交。”皇后娘娘亲自替公主盛了碗汤。
“有说你舅舅去的,有说杜工部去的,有说李工部去的,唉总之是咬的乱七八糟。”娘娘叹了口气道,“你父皇最近烦心得紧。”
公主不解:“不过是件简单的差事,又没什么油水,何至于吵起来?”
“哼。”皇后娘娘哼笑道,“正是因为没人想去才吵呢。”
“母后宫中事忙,还需去前朝坐堂?”公主问,“怎么不跟父皇告假?”
皇后娘娘眼神闪了闪,意味深长道:“我朝自建朝以来,都是帝后同时临朝听政,本宫虽然不做决策,但也不能畏缩于前。公主,你也是。”
公主倒是无所谓,只觉得母后实在辛苦,朝臣命妇宫内宫外,母后事物繁杂,每日还要陪着父皇临朝,听这些朝臣吵架,犯不上。
皇后娘娘没再细说,只嘱咐公主府上规矩要约束更严,在外不得张扬,内事更不许外传。
公主回国子监时,方姑姑着人来报:“宋世子又挨了打。”
公主散学时,特意让轿夫饶到宣阳坊转了一圈,苏记布料和宋记布料两家店挨在一起,苏记门可罗雀,宋记络绎不绝。
苏云则捧着布匹在路上揽客,可许多人都是摆摆手就走,看都不看。
苏家小弟似乎回来了,十三四岁的少年遮遮掩掩走回店铺中,苏云拉开他的手,焦急地问着什么。
苏家小弟甩开姐姐,兀自钻进后堂。
她母亲和父亲出来,表情愁苦。
一顶青毡小轿在街角停了许久,直到天色渐暗才听轿中人说:“回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