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4平北朝贺六(2 / 2)

加入书签

鞑靼部将仍热血慷慨,想要与阜国决一死战。

“不能意气用事。”鬼力赤长叹口气,穿好皮靴,拍了拍上面的草屑,“迅速退军,派使者去平北议和,答应陆洗开出的条件,换回亦思将军。”

*

清晨时分,大雁披着朝霞飞过空荡荡的峡谷。

战报从龙门卫一路向南急传平北府。

陆洗站在阁楼凭栏之上,看着飞马踏过行宫门前的大街。

??“报!”

??“鞑靼退兵!”

??“鞑靼主力部队连夜撤出独石口!”

全城军民为之欢庆。

驱除邪祟的鞭炮声声响起。

“来人。”陆洗开怀而笑,拂袖转身,“替我更衣。”

朱漆栏杆留下一道道划痕。

*

十月中旬,两国之间这场影响深远的博弈以阜国获得全胜而告终。

鞑靼派使者前来求和,承诺归还独石口,赔款纳贡,往后五年不得靠近云河源头,不得发兵骚扰阜国边境,不得截断他国商道。

待赤峰营将士平安返回,阜国朝廷同意议和,放还鞑靼左将军亦思。

在朝廷调度之下,北三省新修大小道路数十条,新开关市九处,朝贺期间谈成的诸多生意也促使地方经济蓬勃发展,一眼望去,集市货品琳琅满目,大街小巷呈现出久违的热闹。

陆洗用最小的代价取得了阜国朝廷近二十年以来最大的外交成就,名震天下。

*

十月下旬,皇帝北巡完毕。

圣驾从平北府出发,踏上回京的路程。

平北城中百姓自发送行,万人空巷。

南郊的庄稼成熟,原野宛如披上一件金色的盛装,空气中飘着谷香。

“右相此番功不可没。”董嫣途中问道,“回京之后想要什么赏赐?”

陆洗道:“臣希望朝廷厉兵秣马,早日收复北方失地。”

董嫣道:“那太远了,听阮?说大湖织染局近几个月进项挺多,反正过去也是你办起来的,以后就继续给你经营可好?”

陆洗道:“臣德不配位,不敢再要更多。”

董嫣道:“我不信,你这人素来精明,真的一点想要的都没有吗?”

陆洗一笑:“实在说有,倒也有,臣想给某人请功。”

董嫣道:“谁?”

陆洗道:“左相林佩。”

董嫣撩起帘子,瞧了瞧陆洗的脸。

陆洗弯腰道:“树大招风,臣这点心思,还望太后体谅。”

董嫣道:“明白是明白,林相镇守京城亦有功劳,当与你一同封赏,然而他祖上封国公爵位,如今又是当朝宰辅,已位极人臣,我都不知道还能赏他什么。”

陆洗勾了勾唇:“太后如果信臣……”

风吹麦浪,说话声渐渐远去。

*

京城,灯火夜初明。

东长安街口人流熙攘。

米糕的醇香混着桂花芳香飘来,勾起一丝世俗的欲望。

林佩让车夫去店铺里买三笼来。

他刚才处理完京城大小事项,还没吃晚饭,想用些点心。

不料马车还没停下,店东家就把米糕送来了,不多不少正是三份,热腾腾的用竹笼装着。

林佩温和地笑了笑,掏出茄袋要付钱。

“相爷,就因为你几十年如一日在我家买米糕,我这分号都开满京城了。”店东家连连鞠躬,说什么都不肯收钱,崇敬之情溢于言表,“小的一家都记着你的恩情。”

林佩闻之有些恍惚。

他小时候在这里买,长大也一样在这里买,未觉时光如白驹过隙。

京中人情复杂,捷报传到之后,各方对于陆洗所取得的成就的评价并不像平北当地清一色是褒扬,如宗人府仍持批判态度,说陆洗投机取巧,是用社稷安危为赌注博取个人功名。

林佩位于中枢,何尝不明白其中利害。

朝堂权势此消彼长,他这几日若再不出手,等陆洗回京势必封爵,又得户部和工部支持,尽掌营缮都水屯田军器之事,他就很难再动摇其根本了。

回忆年初,陆洗刚到京城,朝中尚无人服气,可才一年不到,这末流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