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坦白身世(2 / 2)
温迎下意识扶了扶乌纱帽,苦笑道:“我也早就习惯了,无妨,只要不摘这帽子。”
林佩这里说的一点私事,其实文辉阁人尽皆知??温迎之妻王氏是著名的妒妇,为防止丈夫在外沾花惹草,王氏每日都要在丈夫的官帽和发髻之间放一根稻草,此间玄妙,若是温迎去了青楼妓院等地必先摘下官帽,而摘下官帽则稻草的位置就会移动,就能被她发现了。
??“唉,看来各家有各家的难处。”
隔壁有个人插话道。
陆洗站在竹帘外,陪二位调侃道:“活人最难缠,不陪着不哄着就会发牢骚,公文案牍倒是安静,可又显得太冷清太寂寥,摸起来没有活人的体温。”
温迎道:“右相,我家大人如此劳苦,还不是因为你太清闲?”
陆洗道:“有我在这儿陪他解闷,你放心回去吧。”
温迎道:“你在这儿我更不放心了。”
“好了温迎。”林佩淡淡一笑,把批好的那摞先整了整,道,“你如果实在想留可以到后院值夜,让我和陆大人说几句话。”
陆洗掀起竹帘,看着温迎从面前走出去,扬眉一笑。
屋里又只剩下两人。
铜漏落水滴答作响。
林佩等了一会儿,道:“说吧。”
陆洗在屏风边驻足:“之前觉得你这草堂子过于简陋,现在才发现??只要你人在这儿,此屋自有良金美玉,如水沉香。”
林佩道:“要这样说我可来气了,你宁可干站着也不肯为我分担一点。”
陆洗道:“我帮你把香点上。”
林佩道:“我不用香,我屋里……”
还没说完,便见陆洗端来了原本放在大堂紫檀木案上的兽首缠枝香炉。
陆洗打开盖子。
林佩搁下笔:“陆余青,你当真以为凭这是御赐的香,我就不敢灭?”
火星在香粉之间蔓延,暗暗的红。
陆洗道:“知言,我知道这香炉是吴老丞相的旧物,他于你如师如父,而你这人又念旧,所以即便我重审案子时发现大理寺的流程有疑,也从未追查你在丰阁撕走的那一页。”
林佩道:“如是和你点香有何关系?”
陆洗道:“此香其实是我替吴老丞相向陛下所请。”
林佩道:“胡说,恩师惯用沉檀,不用柏子。”
陆洗道:“人有千面,你看到的只是其中一面。”
林佩停手。
陆洗从林佩手中夺过香铲,说出一句朴实无华的口令。
??“速告全军,沿途十里每隔一里焚燃柏枝,民闻柏香,即知前路。”
仔细算来,这条口令已经有二三十年的历史,是吴晏舟奉命出使北边邻国时下达的。
嵩元之末,阜国正与鞑靼和谈,吴晏舟临时得知边陲一座小镇尚有三百百姓来不及撤离,立即中止谈判,带领使团卫队前去接应,但赶到之时发现镇中百姓已自发躲入雪林,难觅踪影。
吴晏舟心生一计,令卫队沿途点燃柏树枝,配以沉香和檀香,让香气顺着风飘进雪林。
按当地习俗,柏子香是为驱赶远古时候被后羿射中四处滴血的九头鸟,那三百名逃难的百姓闻着此香,便在茫茫风雪之中顺利找到了故乡人,免去了被大雪冻死或被敌国俘虏的命运。
陆洗道:“当时两国休战,朝廷用六座城池换边塞安宁,吴老丞相自认为只是尽了最后的职责,可他不知道的是,那三百人的子孙为感激他的救命之恩,至今仍用柏子香为他祈福。”
林佩道:“卷宗都没有记载的事,你为何如此清楚?”
陆洗道:“因为我就在那三百人之中。”
林佩心中顿起波澜。
“对于吴老丞相,我的了解肯定不如你多。”陆洗一句话带过自己的身世,轻描淡写的,“但我想,似他这样有仁爱之心的人,定不会介意我用他旧时的香炉点柏子香。”
林佩道:“你不是江鄱杜淳县人吗?”
陆洗道:“我一路漂泊到江鄱才定居。”
林佩道:“原来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