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昭雪上(2 / 2)
董嫣道:“陆相认为真相是如何?”
陆洗道:“臣认为带头冲常平仓的人不是郑知州,真相是??郑知州只是碰巧路过那里。”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众人只是就事论事觉得郑冉本心不坏,却从未怀疑过这件事的起因。
尧恩道:“容下官提醒陆相,郑知州纵容乡民搬空常平仓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即便三年过去,当地目击此事的百姓仍有百余人,且郑知州本人在狱中也对此供认不讳。”
陆洗翻开案卷:“这是果,不是因。”
林佩的眼皮跳了一下。
他在三月大朝经历过这样的气氛,所以能察觉到自己和尧恩此刻已经在陆洗的局中。
御前明烛照丹青。
案卷一页一页翻过,声声入耳,仿佛已故之人有了呼吸。
陆洗忽然在某页停下,侧过身,用犀利的眼神盯住林佩。
陆洗道:“听闻林大人前日刚去丰阁看过这份案卷。”
林佩道:“是。”
陆洗道:“难道你没发现这儿缺了一页吗?”
林佩道:“当时光线昏暗,我视物不清,没注意。”
陆洗道:“朝堂之上可不兴耍无赖啊。”
林佩面不改色:“看前后内容,这一页应是大理寺完成了复核之后所做的注释,有的案子有,有的案子没有,怎么陆大人,你私下养了那么多家臣,连三司会审的程序都弄不清楚吗?”
陆洗道:“大理寺卿,请说话。”
大理寺卿道:“林相说的不错,这一页的内容是不影响案情走向和结果。”
陆洗笑了一声。
语罢,把案卷往前翻了两页,用镇纸压住。
陆洗道:“刑部验尸官的记录不清,存有疑点。”
尧恩道:“何处有疑?”
陆洗道:“关于十六名守仓军士的死因,如此大案的记录过于笼统,须知三百年前地方提刑就已经将械斗造成的伤口分为二十余种,怎么到了我朝反不如初?”
尧恩道:“彼时天气炎热,尸体运到京城已经只剩白骨,你想知道伤口形状也不是不行,调高州狱案,或去问当年负责给此案验尸的地方仵作便知,只是今日等不到了。”
董嫣久居深宫,不懂刑律,只把目光投向陆洗。
“太后恕罪,前人言初情莫重于检验。”陆洗大声道,“臣知这十六名收仓军士的尸骨就埋在京城西郊,故前日擅作主张,找守墓之人把棺材抬了出来,此刻就放在千步廊。”
董嫣吓了一跳:“什么?”
陆洗抬起眼,一字一顿:“臣请开棺验尸。”
董嫣连忙捂住朱昱修的耳朵,担忧道:“这未免过了,陆相执意重审此案,本宫答应便是。”
林佩开口提醒:“太后勿忘方才所言,若无证据,则要问陆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