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重生之我在蜀大当渣男!(2 / 2)
这玩意儿甭管法律还是校规都管不着的。
听陈让讲完后,已经六十出头、后年就要退休的王老院长,表情变得哭笑不得。
他老人家倒也没有上纲上线,只是语重心长的跟某人说,以后遇到类似情况,可以找老师处理,骂人总归是不对的。
要不说学生最大资本就是成绩。
换个高考成绩普通的学生,而不是陈总这样的清北级圣子,大概率会挨个处分。
为什么陈总能没事儿?
底层逻辑如下??
如果堂堂清北级圣子、遭受不公平对待后,骂几句脏话宣泄情绪就要背处分,那以后还会有这种成绩的学生,降尊纡贵来蜀大技术扶贫吗?
杨少杰在医院躺了整整三天。
中间某天,六零六其他哥仨,拎着水果去看了他。
哥几个插科打诨儿一阵后,杨少杰眼神幽怨的看向陈让。
“六哥,我这勉强也算是替你挨的打吧,等我出院了,你不得请我吃顿饭?”
陈总难得当了回好人,摆摆手说请请请,你想吃啥咱吃啥,大不了刷王老五的卡。
杨少杰心里总算舒坦些微。
又扯几句后,这货开始自怨自艾。
“哥几个,我脸这么肿,什么时候才能消啊,你们客观评价一下,我现在是不是特别丑?”
“那不能??”陈总接过话茬儿,“老三,别人被打这么惨算毁容,你的话,很明显是算整容啊。”
“喵喵喵?”
杨少杰为首,哥仨都看向陈总。
某人一本正经的解释:“老三,其实你脸肿还是不肿都挺丑,但你现在、起码丑的很别致啊!”
杨少杰:“……”
突然觉得前两天挨得那顿毒打,还没陈六子这几句伤害来得大。
王子聪和薛文彬,笑得肩膀不住抖动。
笑了好一阵后,王大少揉着酸疼腮帮子:“六子,我突然有点理解那位周学长了,我要是他,我他妈也想从物理层面惩戒你!”
不知不觉,正式开课后的第一周,如此这般,倏忽而过。
过去这一周,陈总大部分精力都耗在了学业上。
读高中时不止一次被老师们灌鸡汤,说高中再苦也就三年,上大学后就会很轻松。
前世他读了个破三本,的确有这样的感触,时间简直多的用不完。
这辈子换了所九八五,才知道这话也分学校。
拿蜀大来说,正式开课第一周,强度就直接拉满。
排了整整三十六节课,平均每天七节,其中还有三天有万恶的“早八”!
这还不算??学院还强制规定、所有大一新生都要上晚自习!
考虑到大学老师一节课灌输的知识点,密度远大于高中??真没比高中轻松!
不过相较于高中,大学自由度是真的高。
上课时老师们偶尔会点名,但是可操作性很大??譬如可以叫室友帮忙答应。
晚自习不去也不会怎么样,顶多也就被辅导员批评几句。
要能跟查晚自习的同学搞好关系,甚至都不会捅到辅导员那儿。
譬如陈总??他这周就没上过一天晚自习。
每天上完课后,他都会坐校车到江安校区。
这里敲下黑板,陈总现在的身份,已经是蜀大校文体部最年轻的副部长。
周文清这货都开除了,校文体部不就多了个副部长的坑?
有坑就得找萝卜。
在相关领导建议下,校文体部的部长沈玲,给陈让打了电话。
听沈玲说完??陈总第一反应是很诧异。
他是有进校文体部“技术扶贫”,领导大家做大做强的想法。
但是想法毕竟只是想法。
现实层面??
别说校文体部,哪怕是院级,也不能说让大一新生做副部长啊,都要从干事做起的。
疑惑之下,陈总开始虚假的谦虚。
“沈部长,我一个平平无奇的大一新生,怎么能当副部长呢,这个不合适吧?”
“陈让同学,你就别谦虚了,更不要推辞,部里面真的需要你,你也有这样的能力!”
“沈部长,那我只能说……您看人真准!”
虽然想不通文体部怎么就迫切需要他了,沈玲跟他说话,还诡异的带点谦卑,但是某人还是选择了先答应下来。
“苟利??”
甚至还想念首诗的,但是念不得。
这也太僭越。
那么陈让一个平平无奇的大一新生,怎么就摇身一变成了校文体部的副部长?
这个其实还是他暑假时埋下的伏笔在发挥作用。
校文体部少了个副部长,沈玲肯定要找指导老师汇报。
说来也巧??
她去找指导老师汇报工作时,指导老师正在跟孙柯汇报工作。
孙副校长听完后,敲了敲桌子。
“既然陈让这小子早就想加入校文体部,干脆就让他当这个副部长吧,年轻人没经验不要紧,多锻炼锻炼就好了。”
孙柯堂堂蜀大的常务副goat,他金口一开,陈让这个副部长,可不就成了“钦定”?
这也是沈玲近乎是求着陈让当这个副部长的根本缘由。
莫名其妙??至少在陈总看来挺莫名其妙??成为校文体部副部长后,他演都不带演的、直接进入“以权谋私”模式。
接下来几天,每晚都召集校文体部下辖几个文学社的骨干们开会。
美其名曰,“指导大家的创作工作”,其实就是想让这帮文艺咖给他当牛马,提供眼目前众众网最需要的内容填充。
连续开了两天会以后,第三天陈总亮出了自己的“燕国地图”,把这事儿跟这帮文艺咖讲了。
“陈部长,你打算搞网站?牛批啊!”
“不是打算,已经在办了,迫切需要大家提供一些内容,不白嫖,我付钱的,具体来说……”
“一篇稿子一百块啊,这价格可真高,我相信大家伙都会有兴趣的……陈部长,有什么具体要求么?”
陈让沉吟一番,开始给这帮文艺咖具体描述。
“就是那种贴近生活、合理夸张、有一定艺术加工的小故事……最好第一人称。”
有个叫李云飞家伙接过话茬儿:“陈部长,你说的有点像百度贴吧、天涯论坛流行的,那些个伪纪实型文学啊。”
陈让比了比大拇指,露出一副孺子可教的表情。
“差不多可以这么理解,不过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