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7莲花观(1 / 2)

加入书签

安排好这边的事,晏昭就带上面纱匆匆从耳房后的小道离开了。

后院处停着租好的马车。

雪信买通了后门的护卫,说自己有很要紧的事必须出去一趟,并通过负责采买的小厮租了一辆马车。

此时天色渐晚,晏昭一个人坐上了车,深吸了一口气,慢慢捏紧了袖中的金钗。

此举确实冒险。

匆忙间想出的方法,希望不要有什么意外。

马车摇摇晃晃地朝前走着,晏昭仔细听着车轮滚过地面的声音以此来判断大概到哪儿了。

石子路,这是习艺馆后门小道;青石板路,这是到了外街了……

大概过了刻钟的时间,马车终于停了。

“姑娘,到地方了。”

车夫沙哑低沉的声音响起,晏昭连忙掀开帘子走了出去,她一手扶着面纱,遮住一半的脸,另一手拿出银两递给了车夫。

“好嘞,姑娘慢走。”那车夫接过银子对着光看了两眼,这才笑呵呵地坐回去一挥马鞭驾着车离开了。

待马车走远了,晏昭这才彻底放下心来。她朝两边望了望,确定了方向后就朝着一个从前无比熟悉的地方去了。

莲花观。

晏昭为什么会对神仙药一案的真相如此有把握,正是因为自己掌握着非常重要的线索。

当她还是童玉君的时候,曾经无意听见过馆主南虚子正与一陌生人谈论一个叫“石花散”的东西。

那是在莲花观西侧的小斋堂中。

当时她躲懒躺在屏风后面睡觉,谁知却被一阵脚步声吵醒,由于害怕被人发现自己逃了课业,她便赶忙藏进了小塌之下。

从塌上垂下的布帘朝外看去,只能瞧见南虚子正引着一人朝房内走来,随后他们在桌边坐下开始商谈。

对面那人似乎身份不低,因为南虚子很少会拿出如此谦恭的态度待人。

这两人说的话就像是在打哑谜,但是晏昭还是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些关键词。

“石花散”、“南越”、“尽快取货”、“上京”……

这些当时听起来无甚关系的词,在神仙药一事爆出后,晏昭瞬间就明白了。

南越国就在岭南。

石花散就是神仙药。

而莲花观定与此事脱不了干系。

正巧,她就是一个对莲花观非常熟悉的人。而且童玉君已死,外人面前,她一个数月前才从江南回京的晏家小姐怎么可能知道莲花观的事,怀疑谁也不可能怀疑到她身上,事后完全可以全身而退。

简直是天时地利人和,老天都在推着她查这个案子。

此时天色已晚,蓬山附近并不算繁华,路上人烟稀少,山路崎岖。

不过这附近的路,晏昭闭着眼都能走,她轻车熟路地从小道绕去了莲花观的后门。

这个后门还不是正殿后面的大门,而是道观东北侧的一处小门,而这个门除了观中道士基本上无人知晓,因此也并无什么看守。

晏昭攀着旁边的断墙,抬腿踩在了门钹上,腰腹猛然发力爬上了墙头,然后轻轻一跃便顺利翻进了道观。

四下寂静。

只有远处依稀闪烁着几点灯火。

晏昭按照自己记忆中的方位慢慢摸索着往前走,还没等她走出竹林,不远处突然传来了交谈之声。

黑影憧憧中根本看不真切,走近了这才发现就在她前面不远正站着两个人。

晏昭呼吸一窒,连忙稳住动作,小心翼翼地蹲下身子隐匿在了暗处。

“师兄,大理寺那些人究竟什么时候走啊,为个……也值得如此大费周章?”

其中一人语带埋怨,隐晦地提起了近日道观中的事。

“查便查呗,咱们身正不怕影子斜。”被唤作“师兄”的人倒是一副无所谓的语气,“这事的原因你还不知道?那沈大人,从前就跟童玉君有往来。你别看他在我们面前多神气,上次有一回,我亲眼瞧见他跪在地上求童玉君,声音是哑的,眼角通红,啧啧啧……要我说那姓童的也是好眼光、好手段,之前在观里借住的那个穷书生约摸也跟她有几分关系,结果转头考上状元了。”

“这事我倒是没听说过,只知道上回来的那两个人……”

“殷世子跟赵将军?害,当时我也是吓一跳,这小妮子怪有出息的,就是命不好,没等享上福呢,就走了。”

晏昭蹲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

都说死后功过任凭他人说,但是想必也不是人人都能亲耳听到这“他人说”。

“不过这个童玉君到底是什么来头?她之前在这儿挂单也挺久了吧。”

“她啊,她师父明尘子是咱们观主的旧相识,一贯喜欢四方游历,便把这徒弟丢在这儿了。也不知道明尘子什么时候回来,听说就这么一个徒弟……”

……

两人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一边走远了。

晏昭抿了抿唇,突然觉得心里有些难过。

舍弃“童玉君”的身份时,唯一让她产生犹豫的,除了一同带去晏府的春草,就只有师父。

是师父捡到了她,并将她抚养长大,还引她入道,教给她谋生的本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