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脱身(2 / 2)
陈聘虽是无奈,但仍带着几个捕快下了楼。
“在此等你??”苏彦清朝楼下喊了一声便走向了窗边,望着陈聘远去的背影若有所思。
没过多久,唐三又端着食案送菜进来。
苏彦清回身道:“都端走吧,待会再上。”他边说边将一锭银子置于桌上。
唐三见状忙道:“大人,刚刚那娘子已经付过了。”
“哦?”苏彦清有些诧异。
唐三将袖里的梅花簪递给苏彦清道:“她给的这个。”
苏彦清见到簪子,眉头微微上扬起来,又抬眸道:“她可留下什么话?”
“那倒没有。”唐三见苏彦清看着簪子出神,弱弱道:“那这银子。”
“拿去。对了,拿把镊子过来。”
唐三收起银锭又笑道:“小的看这簪子工艺精细,大人又何必自己动手,对街的金石斋还未打烊呢。”
苏彦清拿着金簪左右看了看,簪柄细长,但已折弯。簪头系梅枝造型,上挂三朵大小不一的梅花,其中一朵已几近断裂。另有几串流苏从梅枝上悬垂而下,下方挂着几颗珍珠和玉坠。
“好吧。”苏彦清拿着金簪下了楼,唐三端着食案不紧不慢地跟着。
金石斋铺子本就不大,因夹在成衣铺和医馆之间,更显逼仄。苏彦清进门时,掌柜的正低头捶打着手上的银条。
“掌柜的,这金簪可还能修复?”苏彦清将金簪放在案上。
掌柜拾起瞅了瞅,又看了看苏彦清,微笑道:“可以。”
那掌柜看起来年逾半百,面白微须,脊背略显弯曲,衣着并不华丽。见他盯着发簪的眉头越拧越紧,苏彦清好奇道:“那明日可能取回?”
见掌柜的不再回话,苏彦清又问:“怎么?很难么?”
掌柜倏地舒展了眉头道:“不是。后日便可来取。老朽只是很多年不见这等样式了。”
苏彦清疑惑道:“多年不见?”
老掌柜点点头:“是啊,这其实是支步摇,并非普通的簪钗。看样子应是十多年前年轻女子的款式,临安早就不流行了。”
“十多年前?”苏彦清顺势坐在了柜台外的楠木鼓凳上。
“正是。不过这步摇的工艺甚好,您看这柄上的浮雕和梅枝上的镂雕,应该并非出自一般的街头匠人之手。再看这流苏上的珍珠,个头虽不大,但平滑多彩,浑圆细腻。若老朽没猜错的话,应是南珠。”
“南珠?可是广南西路一代年年进贡的南珠?”苏彦清摸了摸流苏道。
“正是。这南珠虽不及东珠为皇室所专爱,但眼下平民百姓用的极少。嗨,大人学识渊博,老朽说这些干啥呀。”老掌柜讪讪笑道。
苏彦清摆手道:“不,老掌柜,万般皆学问,不耻相师耳!对了,不知阁下贵姓。”
“免贵姓张。”
“原来是张老板。您接着说……
夜市上的人流渐渐稀少,金石斋中二人却相谈甚欢。从簪钗衍变到雕镂技艺,从甄选珠玉之法到临安城各大铺子的进货门径,无一落下。
陈聘的马嘶声从金石斋门外响起时,钟楼已打过三更鼓。他在门外试探性地唤了一声“大人”。苏彦清不用回头也知是他,遂起身向张掌柜拜别:“苏某还有要事在身,后日再来叨扰。”
“大人?公子是?苏彦??你是少卿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