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名字(2 / 2)
林易放下手中的书,朝林安澜露出一抹笑,示意她在对面坐下。
林安澜问安后坐下,问道:“爹,方才我去东院,看到了安平郡公。他怎么在咱们家?”
林易重新拿书的手一顿,不答反问道:“你碰见他了?没发生什么冲突吧?”
林安澜摇摇头,将刚才怎么碰见的,两人的对话都说了一遍,又说道:“我才不会轻易与人产生冲突呢,爹还不了解吗?”
林易笑着安抚她:“爹自然知道咱家澜娘最乖。”
对方毕竟身份不一般,他知道林安澜不会主动找事,可安平郡公的性子他们并不算了解,因而不放心地问上一句。
“爹,他来咱家做什么?”林安澜好奇问道。
难道真的是来求学的?听起来怎么那么匪夷所思。
“汉王世子和安平郡公明日便是求真书院的学生了。”林易说道。
林安澜震惊道:“汉王世子也来了?汉王府不会这么穷吧,好先生都请不起?”
林易瞪了她一眼:“这是什么话?汉王世子想要外出历练,但路途上难保有什么意外,便想了这个折中的法子。”
林易稍微解释了几句,林安澜却还是觉得离谱。
好吧,皇室子弟的想法真不是她能琢磨明白的。
林大郎去游学,初始目标就定了一年的时间,还只带了两个仆从,家里人虽然担忧他,但还是支持的。
不过转念一想,林大郎名不见经传,只是一个普通的太学学生,没谁会专门对他不利,汉王世子就不一样了。
反正这些事情也不是她要操心的,她只是突然撞见安平郡公觉得好奇罢了。
“对了。”林易突然想到还未嘱咐林安澜:“他们此次乃是化名入学,汉王世子叫丁维,安平郡公为丁继。你以后不管是在家里还是书院碰见二人,莫在称呼上出错。还有,他们的身份只有你我,二郎和你大伯知道,在你娘和大伯母以及三郎几个面前也别说漏了嘴。”
他已经嘱咐过林二郎,如今再来叮嘱林安澜。
林安澜点点头,觉得她还好,与这两人碰不了几次面,二哥他们一起在书院读书,恐怕平日里相处起来压力会很大。
不过林三郎几个不知情,应当也不会怎么样。看来无知也是一种幸福。
林安澜又突然想起方才安平郡公欲言又止,可能就是想说这个,只是觉得解释起来太麻烦,又或者是认为她也不去书院,怎么称呼都无妨。
林安澜又问是哪两个字,林易随手写下两个字。
林安澜知道皇室姓楚,便问道:“他们原名叫楚维和楚继吗?”
书房内只有父女二人,林易知道林安澜向来问题多多,但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在外嘴巴特别严实,因而低声道:“世子原名楚维声,郡公原名楚继鸣。”
林安澜来回念了几次,觉得这名字起的真好,一看就知道是亲兄弟。
《虞歌行》里并未写二人的名字,只以皇帝登基后追封给他们的‘懿德太子’和‘安平太子’为称呼。
那书中寿安公主叫什么名字呢?哦对,现在应该还是德阳县主。
德阳县主作为二人的亲姐妹,名字是否也和声音有关呢?
“维声,继鸣,字义相近一脉相承,找出来这两个已经不容易了,汉王若再有其他孩子,又要怎么取名字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