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75琐事(2 / 2)

加入书签

这堂课结束便是晚饭时间,吃完饭学生们可以自由活动,待在教舍读书也好,跑回宿舍睡大觉也没人管,全凭自觉。

学生们都去吃饭,除了林二郎和他们一起慢悠悠走回小院,路上碰到林三郎和林四郎,却没见林五郎的身影。

林四郎说道:“五郎定是一下课就跑得飞快,兴许现在已经坐在烤架边上等我们了。”

回到小院,林五郎果然早一步回来,和林四郎说的一样,守在烤架前盯着上面的羊腿流口水。

今天不是很冷,吴月皎便让人把饭桌搬到院子里吃,实在是屋内狭小,这么多人着实坐不下。

望湖往羊腿上刷完最后一次蜜水,再略烤一会儿就好了。

与羊腿同时烤的还有两只芦花鸡和昨日带来的稻花鱼,此时已经可以上桌。

几人依次净手,找个位置坐下,先喝下一小碗米粥养胃。

林智率先夹起一块鱼肉,众人便也跟着动筷子,鱼肉鲜香,鸡肉外焦里嫩,配上胡椒粉和茱萸的辛香,大家味蕾大开,闻着四散的羊肉香气,更是期待不已。

望湖片下两盘肉端上桌,林智指着其中一盘对林四郎说道:“四郎,把这盘肉和那边的鸡鱼给黄先生端去。”

林四郎放下筷子,领命而去。

黄实已经收了林四郎为徒,精心栽培他,传授毕生的作诗感悟,林四郎受益良多,于诗歌一道进益颇多。

既正儿八经拜了师,就要将之当做自己父亲般侍奉,这不,特意给他留了半只鸡两条鱼和刚烤好的羊肉送去。

黄实家人也不少,但不是所有人都跟来书院,只有大儿子和小儿子在这,大儿子找了份活儿干,小儿子则是读书。

妻子和大儿媳妇在织缎坊做工,带着小女儿和小孙子在村里。

黄实打算攒点钱在林家湾建房子,也不用太大,够一家人住即可。不然一直住在林家总是不好。

他们已经接受林家太多帮助,现在有了能力不说如何报答却也不能一直占便宜。

香喷喷的烤肉下肚,再喝上一杯甜津津的石榴果子露,别说多舒服了。

林智和林易还浅酌几杯,林大郎到了可以喝酒的年纪,也陪着喝了两杯。

低度数的黄酒微微加热,热乎乎得下肚,酒量浅的也不会容易喝醉,只觉身心舒畅。

林安澜吃着烤肉,想到书斋小别墅的冰箱里还有几块上好的雪花牛排,她一直没舍得吃。

这个时代耕牛不允许随意宰杀,牛肉难得,也就去年隔壁徐家村有一户人家的牛老死了,周佩宁闻讯让人去买了些回来给他们吃。

老死的牛肉质已经不嫩了,吃着也就那样。

林安澜思维渐渐发散,按说大虞朝疆域辽阔,各处商路畅通,怎么没人从西域运牦牛来中原呢?

牦牛干不了农活,只能杀来吃肉,那些整日寻欢享乐的权贵应该很愿意花钱买来吃才对,多好的商机啊!

如果一直没人做,那等她长大了,就试着做这个生意,说不定能赚不少钱。

胡思乱想了一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