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道歉加更5000(2 / 2)
这虽是小辈之间的矛盾,但由小见大,必须要追究。
但这事由他出面还是显得他家有点小气了。
戚六郎见状赶忙说了王家的情况。
原来这王珍珍和他的兄长并非现在的王氏夫人所生。
王少卿的原配夫人去世得早,王少卿怕儿女遭继母虐待,挑选继室的时候就选了个家世弱的,又把儿女带在身边教养,不让继室与他们多接触。
王少卿公务繁忙,哪有多少时间教导孩子,儿子还好,年纪大些,又是男孩,他还有些经验。可在教女儿上,王少卿实在是糊涂,他自己不会教,就全然放养,要什么给什么,做什么事都由着她。
若王珍珍是个懂事乖巧的也就罢了,偏她性格偏执扭曲,受着父亲的宠爱还觉得父亲陪她的时间少,为了抒内心的不满更加肆意妄为,行事越来越大胆。
而王少卿也觉得对不住女儿,溺爱之心更重,更不加以管束,但他也怕女儿的恶名传出去,因此专门找人注意着,不是约束王珍珍,而是为她扫尾,不让她的名声有瑕。
其实至今她也没做什么恶事,就是女儿家有了跋扈的名声终究是不好,所以要遮掩一二。
这些是戚六郎专门打听出来的,因而知道的比较详细。
他觉得若是不找人将此事捅给王少卿,王珍珍是不会主动说自己闯下了祸事的。
左仆射立马明白戚六郎和戚语霜找他告状的目的,不是要他去找王少卿的麻烦,而是要知道此事的缘由,后面等着王少卿得知以后主动押着王珍珍来戚家请罪好有所应对。
这样既不失戚家面子,又不会让别人觉得他们小气。
按理王少卿来,戚阳德这个做父亲的来应对最符合身份,但戚阳德不在,戚家除了他没人能在官职上压过王少卿一头,因此还是要他出面。
至于如何将此事传到王少卿的耳朵里,东郊马场那里今日不少人围观,戚夫人和戚六郎轻而易举就能找到一个合适的传话人。
左仆射见戚六郎条理清晰,应对得当,不免有几分满意。
他戚家的后辈里,也就数戚阳德父子能接他的班。
就算只为了不让戚阳德一家寒心,他也会好好处理此事的,绝不能让戚语霜受委屈。
次日,王少卿的继室现任王夫人就从相熟的人那里得知了此事。
王夫人颇为烦恼,要说嫁给王少卿,日子还算过得去,就是在原配留下的子女事上,王少卿太过糊涂,不让她插手两个孩子的教育也就罢了,自己也不好好教。
索性他们也对她爱答不理,自己权当看不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过自己的日子。
但现在别人都把王珍珍闯的祸事传到自己耳朵里了,她不能再装作看不见。人家可说了,在场的人不少,恶名已经传开。
她自己可也有女儿,别被连累得带坏名声。
而且,这次得罪的人家可不是好欺负的,不登门道歉怕是过不去这关。
王夫人当天晚上就将此时说与王少卿,见他果然不知道此事,暗叹一声说当时在场的人不少,还都是权势颇盛的人家,恐怕是没法将这些人的嘴全堵上,为今之计是让王珍珍登戚家的门赔礼道歉。
王少卿阴着脸不说话,显然并非是不知道此事是王珍珍不对,只是不愿意让千宠万爱的女儿丢面子受委屈。
王夫人深吸一口气,小意哄着,委婉提醒他别因为这事连累到他的前途。
王少卿脸色很难看,不得不接受王夫人的建议。
他再宠溺女儿,却也还是没自己在官场上的前程重要。
王少卿提出让王夫人带着王珍珍去戚家向戚夫人和戚语霜请罪,王夫人苦笑一声,说道:“我作为王家主母,珍儿的母亲,这本是应做的。只是夫君您也知道,珍儿她…不会听我的。况且以我的分量,戚家夫人怕是不会乐意。此事恐怕还需您出面,戚姑娘的父亲不在,您不如直接找左仆射,他是上官,向他请罪也不会丢了您的面子。”
让她带着王珍珍去请罪?就算她愿意丢这个人,王珍珍也不会配合的,压根到不了戚家门。
王少卿知道女儿的性子和她们之间的关系,虽对王夫人有些不满,但她说的也对,这事说到底是小辈之间的矛盾,左仆射不会难为他,只要女儿道了歉,此事也就算了了。
王少卿次日便给戚家下了帖子,定好日子要带着不孝女上门道歉。
左仆射为此请了半日假在家等着。
王珍珍当然是不愿意的,但她深知自己能有现在,全部依靠父亲的宠爱,也不敢太过反抗。
因此哭闹半天后,见父亲不仅没有妥协反而露出不耐烦的神情,也只好不情不愿地来了。
到了戚家,左仆射是笑呵呵的,态度很和蔼,然而戚夫人,戚六郎和戚语霜的神情就不太好看了。
有人唱黑脸,就要有人唱红脸。
若王家态度诚恳,他们也不愿意真的和王家撕破脸皮。
王少卿强压着王珍珍向戚语霜道歉,起初王珍珍的态度当然算不上好,任谁都能看出不是心甘情愿道歉,因而戚家几人都不出声。
王少卿面上尴尬,对王珍珍也有些恼怒,对她的态度也严厉起来,令她再道歉直到戚语霜原谅她为止。
不管王珍珍如何不服,终于还是道了次还算过得去的歉。
戚语霜得了戚夫人的眼色,不咸不淡地接下。
左仆射适时开口,言说都是小孩子的矛盾,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