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63定下(2 / 2)

加入书签

他原本以为自己已经放下心思,所以与戚六郎相处不觉得有什么。

可如今一切都不一样了。

他们两家已经走到谈婚论嫁的地步,戚六郎很快会成为他的舅兄,多了这一层身份,林大郎见他总有些不自在。

戚六郎也已经知道家里的事,见林大郎如此便明白对方收到信了,突然就看他有点不顺眼。

虽说林大郎和妹妹的事能进展这么快还有他在中间促成的缘故,但认可林大郎是一回事,产生想刁难妹婿的心思又是一回事。

两人相遇,戚六郎停下脚步,不像以往那般面带微笑,也不拱手,板着脸淡淡说了句:“林兄,可是要去用饭?”

林大郎霎时紧张起来,努力稳住心神行礼道:“正是。戚兄可要一起?”

戚六郎点头,率先迈开脚步往饭堂的方向走去。

见戚六郎态度不似以往,林大郎很快明白他是知道了戚林两家正在议亲的事,内心更为忐忑。

以往就听戚六郎提起过他和家里妹妹感情甚好,看来自己要受到对方的考察刁难了。

林大郎苦笑。想娶人家妹妹看来也没那么容易,只是他也不惧就是了。

这边林大郎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偏僻的林家湾依旧平静,农家人的生活按部就班,没什么特别。

林家,吴月皎和周佩宁开始准备起定亲所需的东西。

虽说事情还没有完全落定,但该准备的都要提前弄好,以免需要用的时候手忙脚乱,缺这个少那个的,谁的面上都不好看。

林安澜听说自己要有大嫂了,立马去翻了一遍《虞歌行》有关林家事的那一段。

确认书里并没有写关于林大郎的妻子的事情,甚至都没写林大郎成过亲,得不到什么有用信息林安澜也只好放下书。

按说林家被冤死的时候林大郎都二十二了,在大虞朝算是大龄青年,不该没成婚才是。

但书里写被害死的林家九口人就已经不包括她了,更不会有林大嫂。因为林氏冤案突破口在押着林家女眷流放的差役身上,所以明确写了流放路上只有两个女眷和一个未满十六的男孩。

女眷便是吴月皎和周佩宁了,那未满十六的男孩应该是林五郎,这些是对得上的。

可如果林大郎成了婚,先不说有没有孩子,他媳妇应该也在流放名单里才是。

难道是林大嫂没挺到流放的时候就丧了命?那也应该有她的灵位才对。

林安澜思来想去,觉得还有一种可能,林大嫂见势不妙,跑了。

要达成这点并不难,在判决下来之前和林大郎和离,与林家没有关系便可避过这场劫难。最好是林大嫂家里再有些权势,运作一二。

那这个林大嫂是否和现今正要定下的是一个人呢?

林安澜得不到答案。

虽然知道了林易是重生的,但在林大嫂的人选上,他也未必会做出什么改变。

林家人骨子里都是善良的,遭了死难,不想林大嫂被牵连,主动与之和离也是有可能的。

这并不是说林大嫂人品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