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答应(2 / 2)

加入书签

他不能保证他和林智都能谋得合适的职位,完美避开祸事,况且看过这么多勾心斗角之事,他的为官之心也没那么重了。

当官若只为自己一家安稳,不能惠及百姓,那他不如回乡做个田舍翁,过富足清闲的生活。

这念头一出,就再也止不住,刚好家乡在剑南道梓州,正是未被影响的地方。

所以才有今日和林智的谈话。

只是他不能保证大哥会同意,也只好慢慢说服。

若是真不行,他就为林智找一个安全的地方,还让他去官学里教书,能更加平安。

林智听完林易所言,跪坐不住,站起来绕着灵堂踱步,良久,林易快要忍不住出声之时,他突然一拍手,叹道:“罢了!这官做着属实没意思。国子监,天下至高学府,尚有勾心斗角排挤之事,可见朝廷风气之差!大郎已在国子监,只二郎他们几个还小,万一他们考不进,我俩在朝也能恩荫两个进去,若我们辞官,他们只能自己考了。”

说到这,林智又释然:“无妨,我和你都是自己考进去的,大郎为了不占名额也自己考,底下几个小的也该有些志气,全凭自己本事吧。”

林易听大哥话内的意思,是在国子监做博士,有被排挤的事情发生,怪不得他刚才说要辞官,大哥竟然流露出一丝喜悦,他还以为他看错了。

听到后面,林易颔首道:“是该如此,而且京中风气奢靡浮躁,做什么都不清净,我觉得倒不如回乡读书的好。”

林智想了想也赞同。

他在地方和国子监都做过博士,觉得地方上的学生更知道上进,读起书来比起国子监更为用功,而大郎自从入了国子监,虽坚守本心,但还是经常被俗务所扰,一些同学之间的人情往来又不得不参与,看着竟是还没有之前长进大。

思及此,林智甚至产生了让林大郎离开国子监的想法。

这想法只是转瞬之间,随即就被他忽略掉了。

毕竟国子监毕业后就算考不上进士也能做官,有大好前程,还是目前的最佳选择。

虽说如今官场不清明,他们兄弟都存了不起复的念头,但总不能阻碍儿子的前程。

林智想起林易先前所说京中产业一事,结合刚才之言,突然明白过来,问道:“你是想把京中产业卖掉,回乡置业?”

林易见他已猜到自己想法,便点头。

“可京中置业极其不容易,咱家田产虽在雍州,却也是极其难买,经营多年才有现在的规模,若就此放弃,岂不可惜。”林智有些犹豫,这些产业大部分可是父亲在世时置办的。

“若我们打定主意回乡,京中产业鞭长莫及,难以打理;而且若不卖掉,咱们也没有足够银钱回乡置办。”林易解释道。

“咱俩刚还提到,京中恐会生乱,到那时往来不便,这些田产所得到不了我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