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十七章 柳澜蓉(2 / 2)

加入书签

他面带焦急,向太子拱手道:"殿下,铁壁关尚在北狄掌控之中,若贸然提及遗体之事,,岂非不打自招?"

冯世贤眉头紧锁,瞥了眼岳老便垂下眼睑不再言语。他深知只要岳老开口,太子必然听从。

"岳老所言极是。"秦望溪垂首应声,声音低哑,"末将无能,辜负殿下重托。"她单膝跪地,长睫掩住眼中的情绪。

太子示意孟舟将人扶起:"秦将军不必自责。郑文铭在议和大帐中推三阻四,还大放厥词污蔑于孤。如今铁壁关内竟有身着晋服之人与北狄守军勾结,此事蹊跷。"

"敢问岳老可有良策?"秦望溪目光平静。

岳老捋须沾沾自喜:"依老朽之见,不如静观其变,加强防备。"

"眼下不知北狄意图,暂且如此也好。"戚明远迟疑道,"只是...秦家卫将士的遗体..."

"区区遗体,难道比大魏颜面更重要?"岳老高声反问。

帐中诸将神色骤变。

"放**屁!"蓝卓宁暴喝,"那都是为国捐躯的英烈,岂能弃之不顾?"

"哼,为国尽忠,死后骸骨又何足挂齿?"岳老傲然扬首。

"你这老匹夫!"蓝卓宁怒不可遏。

太子按着突突跳动的太阳穴:"够了!此事容孤思量。秦将军先去医治伤势。"

伤兵营内,秦望溪驻足于沉睡的柳长风床前,指节泛白。

"务必照料妥当。"她对守候的女医官说。

柳澜蓉小心为秦望溪褪去战甲。当看到那纵横交错的伤痕时,她眼眶微红。

"我父亲是安阳福安堂大夫。"柳澜蓉轻声道,"多亏秦家少年将军舍命相护,安阳百姓才得以活命。"

她轻柔地清理着伤口:"小女特来长华道,只为报秦家卫大恩。"

秦望溪注视着这满含泪光的少女,想起了自己的姑姑秦韵芝。那位集医术与报国热血于一身的女子。

"你叫什么名字?"她轻声问。

"柳澜蓉,年方十六。"少女声音微颤,"我这条命,是秦家卫和秦将军给的。"

柳澜蓉颤抖着手擦去眼角的泪水,嗓音沙哑而破碎:"秦将军,那一日在安阳...我亲眼看到疾勇将军高举战刀,带着将士们誓死不退。秦家卫上至将领,下至士卒,无一人后退半步。"她的声音哽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