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北上(2 / 2)

加入书签

有人不死心,支支吾吾喊住他:“老爷……”

年方二十二的阮老爷只是侧过脸用余光一扫,那人便不敢吭声了。

夜里外门来消息,说府中几个叔伯对他今日下午的决断仍是颇有微词,希望他能再考虑考虑。

阮玉山在书案前秉烛夜读,头也不抬地说:“谁有微词?自己来见我。”

后来几日再没人传话。

半月过后,他安排好府中一应事务,带着一个亲随出发了。

时值深秋,天气转凉,阮玉山自小长在军中,从没有赖床怕冷的懒散习性。

家主出门出得早,相应的府里一干人等也得起早,送行的收拾的打理车马的,素日那些好吃懒做、仰仗着阮家威风锦衣玉食的哥儿们也好,爷儿们也好,再不乐意,也得规规矩矩起来到角门候着送行,别说懒散,就是比阮玉山晚到门口的也难有一个,全都不敢怠慢。

平旦时分,门外还泛着寒烟似的一片雾,阮玉山吃毕了饭漱过口,再换过衣裳,草草披上一件暗红团蟒纹的锦缎披风,先去北园给曾祖母请过了安,才一路无言走到角门,门口早已齐齐候着一大批人了。

为首的是旁支辈分稍长的一些叔伯们,其中不乏祠堂那日在堂下闹得赤急白脸的几个,这会子面对阮玉山那面心生怨怼,却也只是把头脸低低埋着,断没有甩脸子的胆儿。

阮玉山粗略一扫,果然没在人堆里瞧见阮招。

按辈分来讲,阮招该是阮玉山的小叔叔,阮父一母同胞的弟弟,其实比阮玉山大不了几岁,满打满算,今年冬天也才三十。

阮招年幼时因八字不好,被送出去寄养过十几年,后来大些了才回家来,因此与家里人不亲,常年不是三天两头在外游历江湖,捉妖除魔,就是把自己关在园子里不与旁人打交道。又因他辈分高,这阮家除了阮玉山,就属他最有资格坐家主之位,再加上老太太因幼年寄养之事对他有愧,便没人敢对他多有置喙。今日不出现在此,也是常情。

稍次站着的是一些远房表兄弟们,一个个哈欠连天,脸色苍白,想是又去连夜吃酒赌钱,才回房没休息几个时辰,就被人叫醒过来送行。

再往后便是一些侄子外甥。阮玉山生得晚,辈分又大,即便是放在侄子堆里,也难找出几个比他年纪小的。

这一帮子年纪相仿的小辈,平日走在路上,见了他还没怎么样就先抖三抖,一个眼神过去便半年直不起腰来。

除了那个叫阮清的晚辈稍好些,其他的阮玉山是一个也看不上??即便是阮清,身上也有个阮玉山不喜欢的毛病:虽然阮清自己恪守家规,勤思好学,私下却与阮湘十分要好,不过是有幼时一起长大的情谊罢了,那阮湘却是出了名的纨绔,吃喝嫖赌,除了正事,样样在行。

最后是府里的小厮下人。

人群靠边熙熙攘攘站得主次分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