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6第二十六章(2 / 2)

加入书签

“娘娘?”

秦怀月被这举动惊到,此物只开盒就有一股木香,又不串珠瑙宝石,怕不是用料极为珍贵:“怀月受不得这么贵重的礼。”

可眼前人笑而不语,坚持为她簪上,秦怀月也不好再动。

苏妃为她簪稳,柔似无骨的手拂那处,红梅绽放在秦怀月乌黑的发间,仿若冬日盛绽般傲然。

“此物是当年在羌州所得,父亲鏖战多年取胜,率领全军将士入城,不少民众箪食壶浆,夹道相迎。”

见秦怀月面上疑惑,苏妃出口讲起由来:“其中有位手艺极好的工匠,敬佩父亲气节,便用当地有名的红檀木制成相赠。”

苏妃想起往事,露出欣慰的笑容,却隐隐带着遗憾:“家父希望我如梅般气节,可我在这深宫中,却是半分没做到,丢了苏家脸面。”

"娘娘别这么说。"

“我将此物赠与你。”

苏妃打断秦怀月将要出口的安慰:“比起我,你更值得此物。”

“愿你今后如此梅,哪怕凌霜独绽,也能孤芳自赏。”

苏妃坚持,秦怀月推脱不能,也只得收下,随后拿出书册,陪娘娘一同看今日诗经。

藏文阁内,梅子衿正备受煎熬。

因为秦怀月不在的原因,他已经连着三日被方明川监督撰写古籍,一点小差都没敢开。

连跟后巷瓷器厂的赵大娘约好,中午来吃她牛肉汤面都爽约,不知道下次去还能不能给他打折。

想到那滑爽浓郁的口感,与大娘的脾气只能选一个,梅子衿悲从中来,转头看向一旁正闲散看卷宗的男人:“方兄,你不累吗?”

“不累。”

方明川看也不看他,只管翻阅书页:“国史放给乌瑞他们来修,圣上又有意保住林家,御史台也清闲不少,当然不累。”

“那为何常来藏文阁?你去摸鱼不行吗!”

“翰林院先生说,怀月自从病后,古籍誊写就慢很多。”说罢,方明川斜瞥梅子衿一眼:“我多看着你,也能给怀月减轻负担。”

知道又是白胡子老头的意思,梅子衿立刻没了气焰,只好继续誊写,边写边嘀咕:“也不知道怀月是多倒霉,碰上你这个闷狐狸。”

方明川嗤笑一声,想到她唯独对自己格外冷淡的样子:“你放心,她暂时还见不到这样子。”

“说来也奇怪,你没发现,怀月在翰林院对谁都很热情,唯独对你很冷淡。”

哪怕是迟钝如梅子衿,也能察觉出来不对:“按理说同值两年,大家哪怕天南海北,也都混的熟稔不少,可怀月对你,还是称呼官名。”

哪里需要梅子衿来说,方明川早就发觉此事。

越是靠近一点,秦怀月就越是与他圆滑。

哪怕眼尖抓到她的纰漏,转瞬又会被她跳脱性发问,不经意间转移走主动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