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章 颂(2 / 2)

加入书签

黄国英:“好吧,我们一会儿去大凤她们家那边吃饭,要不你也过去一起吃?”

秦国颂推辞礼让道:“不了不了,改天吧,好吗?”

秦国颂出了门,黄国英对大凤说:“这个秦国颂确实是有点意思吧?其实他爸爸更有意思,懂音乐会画画。对了,他爸爸屋里还有手风琴和小提琴呢。明天我带你去他们家看看,也可以叫上二凤。不知道那老头喜欢不喜欢人多,反正他特别愿意让我去。我找过秦国颂两次,我们在外屋说话,他爸听见了开开门就把我叫到他屋里去。并且对我讲他这个屋里的东西只要喜欢可以随便动。我还试着拉了一下手风琴的,反正我也不会,秦国颂会。

大凤有些兴趣的说道:“行啊,叫上二凤,他爸爸要是不喜欢人多的话,我们就走。”

第二天下起了雨,整整下了一天。到晚上了,还没有要晴天的意思。吃过晚饭,黄国英叫上大凤二凤沿着房檐下面穿过月亮门来到外院秦国颂的家。秦国颂的床上铺了一堆电子元件,他正在给它们分类。看到黄国英他们进来了,赶忙把那些元件挪到床头一边,给他们腾出地方做。大凤二凤坐下了,黄国英站着指着床上的那些元件:

“这些个你也懂的,你也会?”

秦国颂说:“嗯。我想着组装一台高档的收音机呢。全晶体管的。我找了电路图5个管的超外差。这种收音机市面上还不太好买呢,再说了价格也很贵。”

黄国英说:“真不简单呀。我们单位小陈也喜欢这玩意儿,经常给我显摆。他装的是一个管的,就是用耳机子听的那种。”接着又问道:“你这个难度就大多了吧?”

秦国颂点了点头。刚要给他们讲什么是超外差收音机。在里屋的他爸开门出来了。看到了黄国英哈哈笑了起来。拉了他就往屋里走。黄国英跟着他回头向大凤姐俩摆了手,示意她们跟进来。

大凤姐俩随即跟在后面进了秦义辉的屋。

这屋里可真够乱的,大凤第一印象就是这个。二凤好奇的东看西看,两只眼睛都不够使了。

秦义辉显得特别兴奋,忙拿糖果给他们吃。大凤接过糖果没有吃,二凤不管那些剥开就吃。黄国英忙对大凤小声说:“他给了你,你赶紧吃,不然他会不高兴的。”

大凤连忙点头,赶紧剥开糖果吃。

秦义辉开心的乐了,对他们说:“这屋里喜欢什么就玩什么,就跟在自个儿家一样啊。”

二凤笑着说:“大爷,我可以拿你的手风琴吗?”

黄国英对二凤说:“他不喜欢别人叫他大爷,叫他老红军就行,可高兴了。”

二凤连忙改口:“老红军,我能不能拉你的手风琴呢?”

“那有啥子不行的?给你。”秦义辉哈哈大笑着,用浓重的家乡口音边说边把手风琴递给了二风。

二凤不会拉手风琴,她就是看着新鲜摆弄摆弄。秦义辉用手指了指黄国英又指了指门外。给他示意道:“把外边那个叫进来。他会。”黄国英打开门,冲着外间的秦国颂说:“叫你呢!”

秦国颂进了屋。黄国英对他说:“你给我们展示一下。你爸说你会。”

秦国颂有些腼腆的说:“只会那么一点儿。”

他接过二凤手中的手风琴背在肩上。左手有力地拉动了一下琴箱,右手在键盘上给了几个和弦。琴嗡的一下响了起来。他又弹了一串音阶。想了想冲着大凤说:“拉个什么曲子?”

大凤笑着说:“我哪懂?挑着你最拿手的让我们欣赏。”

“我试试……试试拉那首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吧。”秦国颂有些谨慎的说着,随即拉响了琴。

琴声从琴箱里缓缓飘出……

大凤小声的跟着琴声哼唱起来。随着琴声的悠扬,二凤也加入了演唱的节奏。尽管他们俩唱的声音都很小,但是甜美的声音立刻给这间屋子里带来了生机。人们的脸庞都泛着红光。屋里的气氛和谐温馨,美丽。

秦义辉乐呵呵的拿起画笔,停了一下,又把画笔放下了。从书架子上取一下照相机。打开镜头,咔嚓咔嚓的照起来。他这台照相机还真不错,竟然还带闪光灯!

大凤唱着唱着声音慢慢的小了起来,她低下了头,忽然想起了大雅,想起来会拉小提琴的大雅。

秦义辉拍了几张照片,放下相机,眯着眼睛看着二凤唱歌。他沉浸在歌曲的意境中……

当二凤唱到:“冬天的风雪像狼一样的嚎叫,妈妈……”

秦义辉的脸慢慢的沉了下来。忽然他用拳猛的一下砸在了桌子上,愤怒的喊道:“地主剥削穷人。穷人不**,能行吗?!”……秦国颂忙把手风琴从肩上摘下来,对黄国英示意道:“咱们走吧。这老头……”

四个人缓缓的走出秦义辉的屋。

外面仍在下着雨。秦国颂送他们出门的时候回头望了望屋内小声的说了一句:“他又想起了过去。想起了穷人……尽管我们家那时不是很穷。但……”

黄国英问道:“他经常这样吗?”

“不。很少……”秦国颂说道。

二凤歪了头问秦国颂说:“他没有给你讲过关于过去战争年代的事情?”

秦国颂说:“没有,他很少主动和别人说这些。”

二凤说:“我倒是很想听听呢,**战争时期的故事,多么好的素材啊。”

“对呀,你不是在学校里的文艺委员吗?你可以采访他写些故事发表在校刊上啊。”大凤对二凤说道。

秦国颂说:“你确实可以试试。不过……你试试吧。”

二凤点点头:“嗯,我一定要试试。”

流年,时代的一粒,灰光阴的一点尘;落在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山。

二凤想着要采访秦义辉,想着要探究老人隐藏着的生活中生命里的神秘故事。她认为他一定有过轰轰烈烈的光荣的**经历。那些经历正是需要我们现在的年轻人去懂得的去学习的。把它写出来,让更多的人都知道那一段艰难的岁月,让我们年轻人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她抱着这个幻想与冲动,再一次走进了秦义辉的家门。

秦国颂没在家,他和黄国英一起去了离他家不远的一家电料行。他要组装的收音机里有一个元器件买不到,黄国英要帮他去买,并且告诉他电料行如果没有的话,他还有一个朋友在无线电厂上班,看看朋友能不能帮他搞到。

二凤刚踏进秦义辉家的外屋门口,就听见里屋的秦义辉愤怒的吼着。

“你们给我滚蛋!走走走!滚吧!”这是秦义辉的声音。

二凤只见两位文质彬彬的中年男人边**边解释的退到秦义辉里屋的门口。被秦义辉咄咄逼人的气势撵到外屋。秦义辉手里拿着一根通火炉子的通条,嘴里大声的吼道:“让老子摁手印儿?老子当年让白匪抓到都没有给他们按过手印!现在你们又让我摁手印?!给我滚!”

两位中年人急赤白咧的一边解释一边**:“这不是一回事儿,老人家。组织上让我们了解一下您的过去,写稿子登报是要宣传您的。让你签个名按个手印,这也是我们要走的必要的程序。你骂我们让我们滚,这是哪儿跟哪儿啊?”

两个中年人满脸无奈的对秦义辉解释,秦义辉不听他们的解释,用手中的铁通条指着他们说:“老子就是不按手印,滚!”

两位来访者苦笑着摇了摇头,看见站在外屋刚进来的二凤,以为二凤是秦义辉家的人,就对二凤诉苦道:“我们是休干所的,上级给了我们任务,让我们写一篇关于这老爷子的一篇报道,来的时候,我们明明说好了原因,他表现的特别好,当我们把稿子写完了让他在上面签字摁手印的时候。他……他突然就发火了,弄得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办?”

二凤看了看站在里屋门口的秦义辉。又看了看外屋这两位客人。笑着说:“他让你们走,你们就走吧,你们没看到吗?他是真的生气了呢。”

两位来访者还在解释:“他为什么要生我们的气呢?我们这样要求不都是很正常的吗?”

二凤又说道:“你们先走吧,我一会儿给他说说,问问什么原因,好吗?”

两个人只能怏怏而走。二凤把他们送出外屋:“辛苦了二位,慢走!”

二凤转身又回了屋,看到秦义辉已经把屋里屋的门关上。兀自站在屋中,想着刚才看到的情景,禁不住噗嗤一声乐了,这老头真怪,这都哪儿跟哪儿啊?跟白匪没摁过手印,跟他们也不能摁……转念又一想,这摁手印的背后是不是隐藏着什么巨大的秘密啊?

我们前面已经交代过二凤这个小姑娘可不同其他的女孩子。按说像今天这样的局面,她应当知趣地退出门外,回家便是。二凤可不一样,明知艰难偏向前,她可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闯家子。

黄国英和秦国颂去了那家电料行,这里仍然没有秦国颂要的那种元器件。黄国英又带他去了无线电厂找他的那位朋友,朋友出差去了。于是两人边向回家的路上走着边谈天说地。快走到家的时候黄国英对秦国颂说:“天还不太晚,咱们再去其他的电料行转转。”秦国颂点头答应。

黄国英和秦国颂两个人平时都不大爱说话,尤其是不愿意和生人交谈。都是属于那种比较内向的人。表面上看起来城府较深,其实他们俩都有一个共同的性格,就是办事不爱张扬,并且非常的稳重。在做一件事之前一定要想好了才去做,做就做到极致,认真追求尽可能的完美,哪怕是一点瑕疵都不能忍受。尤其是秦国颂在做一件事情之前,他都要仔细的思考并制定这件事情的方案。方案成熟了才动手去做,极其严格的要求自己,不求最好,只求更好。所以经过他的手制作出来的东西都非常的漂亮,几乎臻于完美,旁人看了没有一个不夸奖的。

有时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奇怪,两个不爱说话的人到了一起有说不完的话,他们两个男人之间像极了大凤和大雅。自从大雅走了以后,大凤好几天都神不守舍,像丢了魂,像是恋人般的分离。

黄国英和秦国颂两个人在街上边走边聊。黄国英搂着秦国颂的肩膀,像搂着一个小弟弟,侧着脸低着头呵护着安慰到:“咱们今天多走几家电料行,我就不信买不到。”

秦国颂:“市里好几家电料行我都去过,都说没有,我正琢磨呢,如果实在买不到的话,我就自己动手做一个。”

黄国英说:“你能做?”

秦国颂点了点头:“我觉得行,把两个单联合成一个双联应该没问题,就是费用高了些。”

黄国英问道:“那要需要多少钱?”

秦国颂说:“两块多呢,如果能买到现成的双联可变电容器一块五就行。”

黄国英拍了拍他的肩:“兄弟,你做吧!钱是小事,哥给你!”

秦国颂看了看黄国英:“行。等收音机做好了先放到你那里听,算是回报。”

黄国英哈哈大笑起来:“行啊,当心我听上瘾了,不还你了!”

秦国颂也笑了:“那我就攒钱再装一个。”接着他又说到:“那咱俩还瞎转什么,买两个单连回去就行,你带着钱了吗?我带的不够。”

黄国英说:“带着呢,就知道你带的钱少。”接着又说道:“没事儿,我愿意跟你逛街,跟你在一起我觉得特别有意思,咱们再多转会儿,万一能碰到呢!”

秦国颂点了点头:“我真没想到能碰到你这么个知己,这么个懂我心思的大哥,我也不会说客套话,看我的行动吧!”

黄国英搂紧了秦国颂,点了点头。

二凤在秦义辉的外屋站了片刻,望着里屋那紧紧关闭了的门,缓缓的走近。抬起的手臂刚要敲门,侧耳听了一下屋里的动静,轻轻的敲了两下门,屋里没有回音,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鼓了鼓气,又敲了几下门,随着屋里的响动,门开了。

秦义辉露出了半张脸,见是二凤,微微笑了一下,示意二凤进去。

二凤进了屋笑着说道:“我今天没什么事儿,过来看看你,欢迎我来吗?”

秦义辉笑笑说:“欢迎啊,啥子个不欢迎?你坐嘛。”

边说边拿了糖果递给二凤。

二凤接过糖果剥了一块放进嘴里:“真好吃,甜。”她没有坐,站着又环顾了一下秦义辉屋里的四周。秦义辉的屋里墙壁上挂的大都是他自己画的油画,这些画大都是**题材的红军长征时期的一些人物画,还有几张风景画,色调都比较浓重,画面大都是比较灰暗,凝重。有几幅大场面的画,其中一幅画画着黑压压的云,一行灰色的人在崎岖的山路上行走,人很小,像是一些影子。唯独走在前面的那个人扛了一面红旗,那鲜红的颜色给这幅画带来了一种视觉冲击。这红色的一点画龙点睛般的使整个灰色的暗调有了生机。就如同注入了生命的血液一样,给人带来了希望。那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生命之光。二凤欣赏着这幅画,嘴里发出赞叹声。坐在旁边的秦义辉看着二凤欣赏他的画,脸上露出了笑容。紧挨着这幅画的旁边挂的是一张宣传海报,这是1964年歌剧《江姐》的演出海报。二凤指着那海报问秦义辉:

“这歌剧你看过?”

秦义辉点点头:“看过,省里组织老干部去北京看的,这张海报就是我去看歌剧的时候给他们要的。”

“好看吗?”二凤转了头去问他。

秦义辉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好似有泪花在闪动。

“好看!好看!太好看了。”说着他站起来:“哪天我画一张江姐的画给你看。”

二凤差点蹦起来拍着手叫道:“太好了,期待您的大作成功!”接着又连珠炮的问道:“您找到模特了吗?你想照着谁画呀?你看我行吗?我长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