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不够听话(2 / 2)
“但是加快也意味更高的风险,现金流压力会增加。”周懿成旁边的资深分析师提出质疑。
“如果错过这个窗口期,成本会更高。”孟景遇冷静回应,视线与宋语宸短暂对上,“辰曜的技术优势可以帮助我们实现降低成本,同时QGF可以提供额外的资金支持,关键是我们要把握时机。”
周懿成继续提问,语调依旧平静:“关于越南市场的政策风险评估,你对他们的态度似乎很有信心?”
孟景遇明显地顿了一下,略微思考后才开口:“不是信心,而是基于数据的判断,我分析过去五年越南政府对外资的态度变化曲线,再结合近期的能源政策调整方向,看起来表面是收紧,但实际上他们仍需要先进技术来解决本地能源短缺的问题。”
“哦?那你怎么看待上个月河内那场关于能源主权的政治演讲?”周懿成微笑追问。
“那只是给特定主义者的表演。”孟景遇直视他,沉着回应,“实际上真正的指示在前天的部长级会议就已经传达下去了,他们欢迎先进能源技术,但要有合适的本地化包装。”
周懿成露出了一丝惊讶,没想到他连这个都清楚,这个会议的内容还是他私下的越南人脉在昨天才确认的,他貌似轻松地靠回椅背,转头看了一眼宋语宸:“你的QGF伙伴似乎比我想像的更加……有力。”
“所以这是辰曜选择QGF合作的原因之一。”她语气淡然,态度也理所当然。
周懿成闻言,随后上扬嘴角,看来宋语宸已经为她下一个“战略婚姻”找到了合适的伙伴,或许连她自己都还没察觉,她提及孟景遇相关的事情时,语气有多不同。
会议室内的气氛微妙地变化着,宋语宸感受到场内有点胶着的状态,于是她清了清嗓子做结论:“所以接下来的重点,是要确保越南市场能顺利进入,同时也要为印尼市场的扩张继续推进,对吗?”
“是。”孟景遇很快地接话,随即点了下一张投影片,“但我还有一个关键问题需要讨论,根据目前的速度,我们要提前考虑融资规划,特别是在擎瑞开始在东南亚布局竞争项目的情况下。”
周懿成的目光瞬间变得犀利:“擎瑞资本?他们什么时候对这个市场感兴趣?”
“两周前开始有动作的。”宋语宸接话,“根据我的消息,他们正在跟当地几家公司接洽。”
“有意思,这个消息是你的团队发现的?”周懿成看向孟景遇。
“部分是,剩下的来自宋总提供的情报。”
周懿成颔首,对这个情况感到满意:“很好,看来我们三方合作确实很有优势。”
宋语宸有点惊讶会从周懿成口中说出这样的赞美,她脸色没变,但指尖轻轻地敲击桌面,这个小动作透露出她有点不平静。
会议来到尾声,与会人员起身陆续寒暄并离开,剩下孟景遇、宋语宸跟周懿成三人,气氛显得比刚才还要微妙。
周懿成一派自然地喝了一口咖啡,把文件推到一边,眼神转向孟景遇:“听说你最近在能源互联网的创新很受到关注。”
“过奖了,其实这想法来自于我在新加坡观察到的市场需求,政府近几年在积极推动GreenPlan,主要是在清洁能源目标上,可以大规模推动再生能源使用跟能源效率提升。”孟景遇语气坚定地解释,“如果将辰曜的智能管理平台整合进Nexa充电站,这样每个充电站都成为智慧能源节点,我们就能即时监控,还能用大数据分析做动态能源调配,这样的整合可以大幅提升能源损耗,也能提升利用率。”
“原来,这点倒是没错。”周懿成莞尔,“我一些新加坡朋友对你的评价很高,说你很有远见也很脚踏实地。”
孟景遇笑了笑:“谢谢,我只是做了份内的事情罢了。”
这时孟景遇的手机响起,他致歉后起身走出会议室,周懿成的视线回到宋语宸脸上,语气有点耐人寻味:“孟景遇确实有点能力。”
“嗯,也是QGF培养的很好。”宋语宸挑眉,平静回答。
“我记得两年前,在你考虑跟我合作之前,你曾经提到过想投资一个金融系学生,来作为你个人的慈善投资项目。”周懿成轻描淡写地说,“当时我很好奇,毕竟你很少做类似的事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