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8舒羽(2 / 2)

加入书签

后来,那场大火夺走了母妃的生命,奶娘也未能幸免,皇兄说,多亏了琳琅跑出来,传信与他,他才能及时赶来,将她救下。

她心存感激,便对琳琅愈发好。

漂亮的珠花,她挑过了便给琳琅挑,宫里的点心,她关上门喊琳琅上桌分享,琳琅知道她喜欢什么衣裳,梳什么头发,总之,琳琅懂她的一切。

直到针对她和皇兄的暗杀越来越多,危及生命,她不得不在伴伴的引导下捡起了七杀剑,开始了白天读书,晚上习武的生活。

这样的日子虽苦,但她确实如伴伴所说,不断变强。

暗杀他们的人越来越少,她能杀的人却越来越多,只要看到皇兄慢慢坐稳了皇位,她手里的剑便握得越紧。

那时候的她,心思简单,只觉得有皇兄和琳琅在,她便能放心地为皇兄铲除异己,再无后顾之忧。

她会保护他们所有人。

每次深夜临行,她都让琳琅小心关好门,穿上她的衣裳,扮成她上床,免得被人发现她不在宫里的秘密。

当教习嬷嬷催她学女工、琴棋书画,这些姑娘家的技艺时,她在皇兄的默许下,通通推给了琳琅。

皇兄、伴伴、乃至她自己,都承认了琳琅在她不在的时候,能扮作她的替身。

再后来,她在院中读书时,皇兄领了一个白衣少年,他说,这是南靖四殿下,江步月,自己人。

她抬眸,只看到清隽少年温润的脸,她握剑的手拂过书卷,好像拂过了心中小鹿的细绒。

幸会,我是倾城。

她见江步月的次数越来越多,少女的心思也敏锐地注意到,江步月来的时候,琳琅的珠花,簪得格外好看。

她察觉了琳琅的心思,可她才是倾城。

也许是那个时候,她与琳琅之间,便出现了第一丝裂痕罢。

可她并不在乎这些少女们的烦恼。

她只看到,九区军权逐一收归,南北边境乱贼伏诛,端静太妃失势,镇北王无权摄政,远遣边境,留下年幼世子在京……

桩桩件件,都意味着皇兄的位置,越坐越稳,他也是北霖独当一面的帝王了。

最后,时间定格在了南靖三皇子与皇兄密谈后的那个夜里。

她知道,皇帝早就想动南靖,而那场密谈,触了皇兄的逆鳞。

密谈具体谈了些什么,她不得而知,只记得皇兄说,三皇子威胁他将倾城公主下嫁,不能再留。

北霖局势已定,三皇子死后,南靖的事,便不用倾城再操劳了,安心待嫁便好。

她看得懂局势,心中隐约带了些顾虑。

但她选择了相信皇兄。

也就是这毫不保留的信任,让她从此万劫不复。

皇兄,伴伴,琳琅。

这是一场,从她出生,就设好的局。

也许琳琅从小就知道,自己只是她的替身。

那场五岁的大火,烧遍了所有人,除了琳琅。

来自各方势力的暗杀,冲的是倾城公主,不是琳琅。

琳琅,才是皇兄真正要保护的人。

琳琅知道她的所有的喜好,习惯,甚至是起心,动念。

琳琅就这样看着自己,坐在倾城公主的位置上,拍着胸脯说,要保护他们所有人。

然后默默地梳头、弹琴、学艺,穿着公主的衣裳,躺在至真苑的大床上。

在每一个,她流血受伤的深夜里,安然入睡。

直到那一夜,她坠落深渊,再也回不了至真苑。

琳琅终于能摘下那颗,她用血肉滋养的,倾城公主的硕果。

这才是皇兄精心保护的倾城。

而她,只是皇兄棋盘里,那颗懒得再动的弃子。

再次见面,已是大理寺诏狱一眼,擦肩而过。

她才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