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抛尸(2 / 2)
.
孟沉璧在前面走,顾清澄抱着孟沉璧的宝贵财帛,在她身后,深一脚浅一脚地跟着。
她们的方向是浊水庭,但并不是像孟沉璧所说的,回去,把房子点了。
顾清澄不再追问孟沉璧的秘密,但她知道,孟沉璧在此枯守多年,若非这飞来横祸,绝对不愿离开她熟悉的浊水庭。
顾清澄要帮孟沉璧守护她的秘密。
陈公公的尸体处理,不是问题。
陈公公的死如何顺理成章,才是问题。
因此,顾清澄决定,抛尸。
抛尸也有讲究,顾清澄又伤又病又落水,所以只能她说,孟沉璧做。
其一,是让陈公公的尸体变得新鲜。
陈公公死于今日上午,到深夜已经个把时辰,有经验的仵作一眼就能看出他死于何时,便能推断出他死于何地。
于旁人的难题,对孟沉璧来说,只是小菜一碟。
只见她从柜子里摸出了另一种药液,只是滴了一滴,陈公公的脖颈就要开始重新流出血来。
顾清澄忙拦住孟沉璧,让她到了抛尸现场再动手不迟。
其二,是让陈公公死有余辜。
顾清澄不知道端静太妃脑子抽了什么风,派人到这鸟不拉屎的浊水庭来。
有可能是为了自己,也有可能受他人所托,但是这都不重要,她也懒得猜。
能落到浊水庭的事都是小事,所以,只要有了大事,便没人会优先关注这些小事。
这就像当你看到梁上落下一只白蚁时,便知梁倾在即。那么你应当考虑的是如何保住房子,而不是死盯着这只落单的白蚁。
如此,她们便有时间喘息。
顾清澄让孟沉璧把两样东西放在陈公公怀里。
一是男人的袖扣。
二是小意求避子汤的字条。
这两样东西加在一起,就等于是公主府邸,有下人私通外男的丑闻。
丑闻的证据藏在陈公公身上。
有人想制造丑闻,那有人得了信,就要阻止丑闻。
那陈公公就得在传出消息之前死。
这件事就会升级成为:
陈公公去浊水庭,掌握了一些宝贵证据,在回禀主子的路上不幸牺牲。
什么证据,要半路杀人?
玉袖扣和字条??昭示着公主府的下人小意,曾向孟嬷嬷求避子汤,只因她私通外男,珠胎暗结。
众所周知,陈公公是端静太妃的人,端静太妃和倾城公主是半个死敌。
至于谁先发现陈公公的尸体,谁暗算谁,谁与谁私通,谁要拿这做文章,顾清澄概懒得管,也管不了。
要是伤及无辜,那就算那人倒霉。
反正顾清澄想通了,既然公主府已经换人了,那这就是新公主的丑闻,跟她本人,浊水庭的小喽?没关系。
只要孟沉璧布置得当,明日或许会炸出诸多势力。
时局将如何震荡,顾清眼下无暇顾及。
字条是不是小意亲笔都没关系,只要制造出丑闻就够了。
她知道这个办法并非万全之策,甚至漏洞百出,但是她没别的选择,只因这是浊水庭在明日到来之前脱困的最好选择。
而她眼下所求的,只是保住浊水庭而已。
如果眼前有小篓子,那就捅个更大的篓子。
哪怕,把这政局,再炸个底朝天。
其三,是要藏好自己。
顾清澄虽然还没有走出浊水庭,听听最新的和亲时政,顺便看看新公主是否确有其人。
但她知道,陈公公敢远赴浊水庭杀人,就说明有人在试探她的死活,换句话来说,他们不希望她活着。
虽然她当公主时,常年装病,很少在宫内行走,这张脸也未曾公开露面,但宫内总归还是有些人,见过她的真实相貌。
比如至真苑宫人,比如她的皇帝亲哥,比如质子,又比如……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