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两试分榜论(2 / 2)
若此法真的施行,平民榜一定会被更严厉的挤压,世上一定会多起来所谓的私生子,在考取功名之后,认祖归宗。”
“此外,一些地方上的教育质量远不如平京,甚至十里八乡也不见得能有一位正经夫子,若当真分榜,初几年弊处不显,后续只怕天下走歪门邪道者会猛增,造成秩序的紊乱。”
盛舒宇侃侃而谈,“再者平京城内达官显贵众多,分榜之后,难保不会为了士族榜而大打出手,平京危矣。
此举也会进一步巩固士族之力,届时文试选贤与能的职能,有概率会成为一纸空文,平民榜也无法被杜绝士族通过各种方式舞弊。
长此以往,只怕大梁将再无平民学子可登榜,会有庞大家族应运而生,世家之力威胁朝堂,故如今一榜实乃妙行。”
太子又问:“武试呢?”
盛舒宇继续答:“将才难得兵易得,万般苦战始方回。武试选拔的是冲锋陷阵之良士,所以身体强健,打斗经验多更明显更占上风的。
平京内的武学,虽有好的资源,但若与人真刀真枪的拼上一场就明显经验不足,所以将是有打仗经验的,且有军功之人。
而武试登科大都会进入军队从兵士做起,再多也不会给多大的官职做,还是需要有功才可擢升,否则无人信服,故武试一榜即可。”
太子颔首,看起来像是赞赏的意思:“盛主事思维敏捷,很有见地,不过孤还有最后一问。”
往后仰了仰身子,他问得平静:“若时移世易,真有世家抗衡天家,汝当如何?”
你效忠谁?
此问不是前面那些,说说观点想法就能过去的简单问题了,盛舒宇若回答得不深刻透彻,剖心挖肝,那么在太子这边,他将被彻底打为政敌。
大梁并非没有大家族,但他们全都盯着文武两试,不成气候。
爵位世袭也有要求,不是所有人都能承袭,除去二十成年,还需得通过文试或武试。
除去极少数人世袭罔替,剩下的爵位,每继承一次,就要减去一级,元青争因着是遗腹子,所以日后会直接继承侯爵,可再下一辈,便只能是伯爵了。
买官也买不了大官,只能买到九品,所以太子口中的世家,现在代指的,是左相江斯!
盛舒宇沉默良久,把腹稿过了一遍:“前朝不乏有世家协令天子,以协天下之举,世家与寒门的斗争贯穿于世。
于君而言,失权做儡,国家由各世家斗法而治,无人为国只为其家,国危矣。
于民而言,食要供奉世家,财要供奉世家,法也偏袒世家,无生路可言,极易产生所谓义举,国危矣。
若臣处此乱世之中,当尽力斡旋,以求天子安稳,重掌朝政,拔除世家,稳定家国。”
这一段话才堪堪说在太子的心坎上,但盛舒宇毕竟不是元青争。
太子命人查过他的背景,已无父母兄弟在世,连小厮都有三个,不知道哪个才最得他的意,妻室子女也没有,十分难搞。
“不错,你下去吧,唤元青争进来,孤望你牢记今日所言,为我大梁作出不世贡献。
换人。
元青争踏进书房见礼:“臣刑部主事元青争,参见太子殿下。”
“免。”太子提眸看向元青争,觉得他身上的常服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