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7第十七回(2 / 2)

加入书签

奚奶奶知道家里人不得意太甜的东西,所以调粘豆包馅的时候只放了一点点糖。能吃出甜味,但不腻口。

“好吃好吃~还是我奶做得合我胃口。”奚子归吃得,都露出星星眼了。

奚奶奶听自家孙子这么说,脸都笑出褶了。

程?也跟着动筷子,他看着滋滋冒着金油的鹅蛋,忍不住戳了一筷子,放在碗里搭着大碴粥吃。

一入口,大碴粥的粗犷口感与咸蛋的油润盈满口腔,程?不由道:“这味道绝了,最初发现大碴粥配咸蛋这个吃法的人,简直是个天才。”

“哈哈哈哈!这孩子说话也有意思。”

奚爷爷又道:“别光喝粥,小?呀,你尝尝这猪肉,都是正经粮食豆粕喂出来的,香着咧。”

“嗯嗯…谢谢爷爷。您吃,不用招待我,我跟兜兜是铁哥们,咱都是自家人。”程?笑呵呵地应到。

奚子归看自己爷爷和程?在那相互客套,直接拿公筷,分别给这俩人夹了一筷子的蒜泥白肉,当然他也没落下奶奶。

奚子归:“爷,这猪肉是谁家的呀?”

“你舅爷家的,头个你表叔李峰和婶子杨荷花不是打工回来了嘛,你舅爷宰了一头公猪,给咱家拿了一腿肉。”

“过几天,咱家圈里的公猪也请你舅爷过来宰一下。”对于自己不敢杀猪这件事,奚爷爷被小舅子从年轻时笑话到现在。但害怕就是害怕,奚爷爷也没办法呀。

“等把猪杀了以后,给洪国那边送一提肉。”奚奶奶在一旁说道。

奚奶奶一共生了五个孩子,四男一女。

奚洪国是奚家的老大,奚老大家三口人,奚洪国,妻子柳巧巧,儿子奚乔。他们住在八家屯,离奚爷爷奚奶奶住得村子不远,中间就隔着一个驻谷屯。奚洪国两口子现在杭市开饭店,就做东北菜。

至于为什么不在老家这边开饭店,而是大老远去杭市……当然是杭市更挣钱呀。

杭市被叫做美食荒漠,不是没有理由的,就那道西湖醋鱼,你就吃吧,一吃一个不吱声。

还有杭市很多餐馆都搞什么预制菜。味道一般不说,量少价格还贵。所以,奚洪国的东北菜馆一开,生意天天爆满。甚至如果置办席面,还得预约。

奚洪国和刘巧巧两口子平时忙,好几年没回老家了,今年就给自己放了个长假,将饭店交给了儿子奚乔打理,他们各处旅旅游,玩够了,奚洪国和刘巧巧两人就回八家屯待了大半年。

平时在自家菜园子里种点菜,养了点鸡鸭,还抓了一头小公猪。两人的生活简直不要太惬意。

“哎哎,老大那头,今年不用送肉了。洪国今年也杀猪了。就大前天,跟兜兜他舅爷同一天杀的。”

“他给我打电话问家里有人没,要给咱们送点肉过来,但那会儿小舅子已经让李峰把肉送过来了,我没让他折腾。”

奚爷爷是打心眼里感激自己的小舅子李雪军,自打奚奶奶李雪梅嫁给他以后,雪军这么些年了,没少帮衬奚家。

奚爷爷奚奶奶年轻时,家里孩子多,带不过来,都是雪军帮着带的。

更别提当年奚家老爷子分家时,把家里所有的东西都给了自己的大哥,除了应该属于自己和老婆子的地,啥也没给自己留……那会儿自个和老婆子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还是小舅子收留他们在家里住了一段时间。

自己的亲爹亲手足,都不如自己小舅子。唉,往事不能回想,凭填伤心罢了。

奚奶奶:“啥,我咋不知道呢?”

“哼,你这整天大忙人一个,不是去串门子,就是去小卖店打麻将的。一天天的不着家,嗖喽嗖喽地可哪走。你可不是不知道呗。”

奚奶奶:“……”

说话就说话,怎么还夹枪带棒的呢?自己就夏天时总出去溜达,冬天也没怎么动弹呀。

奚奶奶白了奚爷爷一眼,“老二家的,不知道今年回不回来,先不算洪良的那一份了。”

奚洪良,是奚家老二。老二家里三口人,奚洪良,妻子田朵,女儿奚乐乐。

一家三口在毛熊国开商店,干倒手的买卖,从国内南方购进小商品,饰品袜子帽子围巾雨伞口罩等等,还有各种蔬菜干,反正什么都有,弄到毛熊国去卖。

然后把毛熊国的蜂蜜巧克力,黑鱼籽酱,香肠以及冻鱼拉回国内售卖。运气好时,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