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四回(2 / 2)
奚爸爸年轻时,就是个爱折腾的性子,没有留在老家种地,而是带着一股子冲劲就要进城打工,当时奚子归还小,就把他留给了奚奶奶照顾。
那个年代,城市里的经济虽是蓬勃发展,但奚爸爸奚妈妈没有上过学,没手艺,也没什么经验。想找一份体面的工作,很难。好在工地大把招人,还不挑这些,只要你年轻就行,有力气就中。
要啥没啥的奚爸爸,当时只能在工地干苦力,奚妈妈也跟着一起在工地讨生活。他们在津城的工地干了一年多,摸爬滚打,吃了不少苦,手里好歹攒了点钱儿。
奚爸爸头脑活泛,他发现了商机,私下给工地管事的包了个大红包,买烟送酒的做人情。之后便在工地外面卖盒饭。
工地是有免费食堂,但是那味道真真儿是一言难尽,工人们吃完经常闹肚子。菜饭里有些不明的虫子尸体和石头子,那就更是见怪不怪了。
相比起来,他们卖得盒饭便宜,量足味好。只要不是日子穷得过不下去的人,工人们都愿意来买。靠着卖盒饭,奚爸爸和奚妈妈有了本钱。
两口子陆陆续续干过菜商;卖过水果;靠着卖盒饭积攒的人脉,也当过包工头;后来,自己开办工厂当老板。
手里有余钱以后,奚爸爸和奚妈妈就想把奚子归接到身边来,但是奚子归跟父母待在一起的时间太短了,对父母没有很深的感情基础,哭闹着不想去。
那会儿奚子归马上要6岁了,到了要上学的年龄,不说老家山华村,就是三星镇上也没有太好的学校。
为了孩子的以后,奚爸爸说什么也要把孩子带进城里,所以等奚子归晚上睡着以后,奚爸爸跟奚爷爷奚奶奶打过招呼,就把孩子抱了上车,带着睡熟的奚子归驶离家乡。
奚子归可以说是被爷爷奶奶宠着长大的心肝肝。孩子们都长大了,离开了巢,有了自己的小家,平时家里就奚奶奶奚爷爷老两口孤零零的,不过自打兜兜,也就是奚子归来了之后,家里就没有冷寂过了。
兜兜是个小话痨,每天眼睛还没睁开,小嘴儿就巴巴个不停,奶奶长,爷爷短地哄得老两口对他稀罕得不行。这个小话痨很调皮,撵鸡,捉鸭,骑猪,逗狗,即使被大鹅追着咬,也不消停。奚爷爷奚奶奶每天最开心的事儿,就是陪着兜兜。就他这一个小崽子,让整个家都活了起来。
奚子归本来就是个高情感需求的宝宝,再加上爷爷奶奶的满心宠爱,所以他对情感的依赖和渴求是很高的。
……
而这些情感需求,却是奚爸爸奚妈妈无法给予的。
奚子归来到父母身边时,那是奚爸爸第一次当包工头,奚爸爸奚妈妈怕出什么岔子,加上第一次合作,也不大放心手底下的小领头。平时监督,对接工作等事宜,都是两人亲力亲为。
为了管理好这些工人,奚妈妈唱白脸教训,奚爸爸唱红脸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