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锦绵阁(1 / 2)
钱浅没想到随口的一句话,竟勾起夏锦浓厚的兴致。
她认真地分析着地段、人流、租金,甚至细数起世家豪门的公子贵女舍得往哪花钱。
夏锦说得手舞足蹈,从眉眼溢出的兴奋压都压不住。绵绵也听得心潮澎湃,仿佛已经看到了满京都城的人都穿着她做的衣裳。
唯有钱浅十分踌躇。
当初敢让绵绵舍弃家里的宅子田地,是因为村里的老宅和两亩半薄田不算值钱。
那时她有青州城里正正经经的四方院落,有钱大友过世时主家给的赔偿金,本想着再多攒些钱,再置几亩良田,待姜婷和她死后,就把一切都留给绵绵,足以保证绵绵衣食无忧了。
姜婷比她想象中撑得要久。
钱大友过世这四年里,她竭尽全力给姜婷治病,拼尽积蓄想要延续姜婷的寿命。
街坊邻居都说她孝顺,只有她自己知道,她不仅是想救姜婷,更是因为若姜婷一直活着,就能推翻她在重复前世命运这个令人绝望的猜测。
可惜,姜婷还是在今年初过世了。
钱浅赚的钱,除了给姜婷吃药调养身体,供一家人开销外,盈余并不多。
如今,青州那套宅子被她当做答谢送出去了,姐妹二人来京都这一路开销也不小,刚到京都的两三个月也是花老本的。现在她身上唯一剩的,就是钱大友的那笔抚恤金了。
钱大友为护东家而死,死状凄惨。洛家为彰显仁义,不远千里将钱大友的尸身送回青州,还给了笔不菲的“安家银”。
一个金币大约是前世的二十五克,折算下来,钱大友的抚恤金大概有一百多万。而这个时代的宅子并不贵,像青州城里她们住的四方小宅院,也就八十万左右。
所以离开青州的时候,钱浅并不担心。
京都城的服务意识远高于地方,什么都能送货上门。便捷的生活,更利于绵绵往后独自生活,加上绵绵也喜欢,钱浅便决定定居在这。
她当时琢磨,就算京都的宅子价格翻倍,紧紧裤腰带也买得起,只要再攒钱买些耕田就好了。
事实证明,她实在小瞧了京都城。
京都的宅子就青州来说,足足翻了六七倍!就这,还是地段差、人口密集的穷人生活区域。
得知京都房价时,钱浅觉得钱大友挺悲催的。
他抛家弃子跑到京都城来赚钱,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在京都安家,把妻子女儿都接去,也算光宗耀祖了。结果他拿命换回的“安家银”,却根本不够在京都置办个“家”,着实很讽刺了。
与宋十安同居一城,钱浅为避免麻烦,弃掉了在青州写话本的名号,以“逍遥居士”之名重新开始写话本,闷头赚钱。
耗时三个月才勉强能收支平衡,这个月话本加了价,才开始有些许盈余。
若钱大友的抚恤金拿去开铺子做生意赔了,钱浅真怕死之前会攒不够钱,无法安顿好绵绵的余生。
可这是四年来,绵绵头一遭这么兴奋地想要做一件事。何况这也是个新思路,若是做生意能赚钱,绵绵就能自给自足,她就真的能放心了。
钱浅带着纠结和忧愁入睡,清晨醒来时,榻上的夏锦却不见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