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4暗潜西山(1 / 2)

加入书签

西山层峦叠嶂,三条人影,如同投入深潭的三枚石子,悄无声息地没入莽莽林海,荡开各不相同的涟漪。

苏彦清一身洗得发白的青衫,背负画篓,手持一卷素宣,走走停停。炭枝在纸上沙沙游走,勾勒出的远山近壑、蜿蜒小径、隐秘岔口,乃至远处密林间偶尔闪过的可疑?望棚,都成了他笔下冷静的线条。

山脚唯一的“清风客栈”,是三人心照不宣的汇合点。刘凌风先到,一身粗布短打沾着泥点。他往柜台前一站,拍着台面对拨弄算盘的老板敞着嗓门:“掌柜的,店里缺不缺跑堂的伙计?力气有的是,就图个实在工钱!”他那直白的语气引得角落里几个本地汉子侧目……

吴昭音是午后到的,她依作男子装束,背着个半旧的藤编药箱,步履轻快。她甫一进门,目光便似不经意地扫过厅堂,与柜台边正跟老板交谈的刘凌风视线一碰,又掠过角落安静描摹窗棂光影的苏彦清。三人眼神在空中极快地交错,随即自然散开,如同陌路。

吴昭音很快被一个跛着脚、愁眉苦脸的年轻伙计吸引。“小哥,你这脚?”她声音清润温和。伙计一愣,还未答话,吴昭音已放下药箱,示意他坐下。她蹲下身,手法熟稔地检查、敷药、包扎,动作行云流水。伙计痛楚稍减,感激之余话匣子也开了:“小兄弟真是神医……唉,这阵子客栈里忙,不小心……”

苏彦清适时搁下炭枝,走到柜台前,指着自己摊开的几张山景速写,向神色略显紧绷的老板询问:“掌柜的,久闻西山奇峻,不知何处山涧幽深,或有灵泉飞瀑,最宜入画?”他语调和煦,一派文雅书生气。老板眼神闪烁了一下,打着哈哈:“哎呀,公子,这深山里头……可不太平,风景嘛,前头山坳看看就挺好。”他避重就轻,目光下意识地掠过那几个沉默的本地汉子。

晚餐时分,小小的客栈厅堂人影攒动。邻桌刘凌风洪亮的嗓门刺破暮色,抱怨着城里工钱低廉、活计难寻。苏彦清与吴昭音“恰巧”同坐一桌,他目光投向窗外渐暗的山峦,声音温和:“白日听掌柜提起山坳景致,只是在下更想寻些幽僻灵秀处。”他转向吴昭音,眼底带着坦然的请求,“小兄弟通晓草药,想必常入深山。明日可否同行引路?也好相互照应。”

吴昭音抬眼,目光清澈,掠过他画篓边缘露出的一角精确地形图,微微颔首:“也好。山中多歧路,结伴稳妥些。”。

次日清晨,薄雾未散。苏彦清与吴昭音已沿着客栈后一条泠泠作响的山涧溯流而上。涧水清冽,草木葱茏。苏彦清手持炭枝和自制的小册,走走停停,目光锐利地扫过两侧山势、密林间隙、可能的藏身点与通行路径。炭枝在册页上游走,飞快勾勒出唯有他能解读的暗符密记。

吴昭音宛如一只融入山林的灵雀。身姿轻盈,药箱斜挎。樵夫歇脚时,她上前询问柴薪出处;采药人路过,便讨教珍奇药草踪迹。言语亲切,笑容温煦,总不经意间牵动着不远处苏彦清的目光……

“大姐,这筐‘地榆’品相真好,晒干了药铺准抢着收。”她顺手托住采药妇人往下坠的背篓,指尖掠过藤条。

“唉,小郎君识货!就这点本事糊口。”妇人擦汗,话匣开了,“前些年山里稀罕货多,如今啊,越往深走,越是……”她声音忽然一低就没了动静。

吴昭音顺着话头,好奇又带着点怯意:“哦?越往深走是何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