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师门(1 / 2)
“十八岁那年,我来到苏州,进了莫记做工。很快被莫老爷??也就是我后来的岳丈夸赞我有做生意的天分,说我不止于眼前的蝇头小利,还能看得长远,于是提拔我到他身边随侍,亲自调教。知道我是孤儿后对我更是善待,渐渐地如同家人一般,所以对府上我很快就熟悉了。其实,我对岳丈隐瞒了我来苏州前的经历,我并不是有什么天分,而是自小就被人悉心教导,在生意经营上,我已经学习了十年,早有小成。”
“小时候我被恩师收养,苏靖斌就是我一同长大的师弟,恩师请不同领域的教习先生教我们学习,靖斌学文化,我学经商。恩师他在外有宏图大业,我们见面次数很少,但是他有一个亲生女儿跟我们在一起生活,那是我们的小师妹。她十五岁那年我离开庄子,所以她十五岁之前的样子我记忆深刻,月儿和她的容貌,太像太像了。”
“你们别急,我知道你们想说什么,月儿不是师妹的孩子,你们且听我慢慢说。”
“我确实是在月儿逐渐长大后才发现她长得像师妹的,也确实有时候会看着她出神,但也只是想起那段日子罢了。再有就是月儿一年年长大,她与我印象里的师妹越来越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有时我甚至会怀疑是不是年岁长了,我已经记不清师妹的样子,看到个与她有那么两三分像的姑娘,就替换成了她的模样。我也不止一次地怀疑,月儿会不会就是师妹的孩子,天下会有那么巧的事吗?”
“我还不能告诉你们我的恩师是谁,包括之前对岳丈的隐瞒,都是因为有师命在前。他不许我们说出与他的关系,也不许说出我们在庄子生活的那段经历。只是让我们好好学习,若世道变了就各自离开,离开后隐姓埋名师兄弟间不要再联系,努力谋生,努力活下去。”
“我想知道月儿到底是不是师妹的孩子,念头一起就放不下,所以我开始暗中打听师弟的消息,师弟和师妹年龄相仿,他们也是最后从庄子离开的,总是更熟悉一些。师弟从文,读书刻苦,我料定他光芒难掩,一定不甘于学识无继,所以最终我在杭州找到了他,他已经是江南有名的大儒了。我邀他来参加月儿的及笄礼,果然,他一见月儿也是满目不可思议,他说,就像看到了我们的师妹。”
“我们师兄弟四人,我是老二,靖斌是老四,老大和老三我没有找过,遵师命也不想去找,他们都是有本事的人,一定隐于市井江湖,生活得风生水起。靖斌说,师妹和老三订了终身,他们是一起离开的。依老三那爱恨都轰轰烈烈的性子,他一定能保护好自己的妻女,即便有意外,也会有妥善的安排。世间之大,无奇不有,两个毫不相关的人长得像也是有的吧。”
“我和师妹从无半点私情,师父对我,如再造父母,恩情大过天,我却一分一毫都没有回报,他就匆匆地去了。看见月儿,我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这些,我想可能是老天都在提醒我不能忘记,所以才把这个孩子送到我身边。对月儿的偏疼偏爱,大概就是有这些因素在里面,只是有时我不自知。”
“对于我的隐瞒,还请夫人包涵,对于我口不择言的斥责,我向夫人道歉,还请夫人原谅。”
林正阳站起身来站在林夫人面前诚恳地说。林夫人没有动,也没说话,林正阳却丝毫不在意,退回去又坐下了。
林正阳似乎把所有的疑问都解释了,可偏偏就让人感觉还有一层雾笼罩着,好像还有什么东西看不清,想抓又抓不住。
“父亲说的那个车夫,可是刘嬷嬷的孩子?”林昊谦突然问道。
林夫人抬头看向昊谦,这孩子,竟也探听到了这许多吗?
“是的,当年就是他驾车载我回城的路上捡到了月儿,因为我和夫人商量好了要对外宣称这是我们的亲生女儿,为了防止他说错话,平生无谓的事端,就聘他进了商队,同时将他老娘安排到了杭州的府里,让他可以安心在外。”
“父亲果然思虑周全。”
“他对我来说也是唯一的证人,免我有一日会百口莫辩,如果需要他来作证,把他召回来就是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