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9锦绣(1 / 2)

加入书签

锦绣坊坐落在御街,这是南宋作为都城临安延续下来的最繁华的商业街。锦绣坊不仅经营丝绸布匹,还做成衣生意,店铺宽阔敞亮,豪华气派,里面织女绣娘裁缝伙计各司其职,从繁忙程度便可看出火爆。

能做出高档的面料在喏大的杭州城不算什么稀奇,锦绣坊的名气之盛在于既能推陈出新,又能返璞归真,在“一衣百工”“寸锦寸金”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这里强调的量体裁衣不单单是指身形尺寸,还要看人的年龄、身份、喜好,甚至出席什么场合、想达到什么效果,她们都能做有效的设计,穿出去独一无二。

另外,她们善于在衣料和服饰中加入文化元素,比如结合古籍中的纹样,文人画中的走笔,将吉祥的字形织成暗纹,给大户人家设计独有的标记......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在这个行业里如今已成了整个江南地区最顶尖的存在,无人能出其右。

锦绣坊门口挂着一幅对联“千梭织就山河魄,一线穿连古今魂。”如此气势不凡的铺子,老板是位奇女子。

老板杜瑾萱,人至中年,一生未嫁,年轻时刻苦钻研织染工艺,加上天生的商业才能,让她不仅在竞争激烈的杭州城站住了脚,还闯了名堂。几乎所有达官显贵家的夫人都与她有了几分私交,所以虽然没什么可依仗的强势后台,但身后有这些娘子军为她坐镇,倒也没什么人来为难捣乱。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口碑经久不衰,走到哪儿别人都得尊敬地称一声杜老板。

去年她提了店里的一个得力助手做大掌柜,她才得以有点清闲,不用每日都在铺子里盯着。其实她还是经常来,她也没有旁的喜好,自言回到家也是孤家寡人,倒不如在这里坐着踏实,只不过她不用再下去忙碌。这样一来倒成了神龙见首不见尾,有高门贵女来锦绣坊选衣服布料,还得提前递帖子约杜老板,一时间,能约上杜老板,能让杜老板亲自上手挑选调试,成了别人得意之事。杜老板接帖子接到手软,掌柜夸她不愧是商业奇才,能想出这样的法子,她自己也没想到,无形中又提了一波身价。

好在除了锦绣坊的店铺,她还有专门的织坊、染坊,甚至郊外还包了一大片桑园,直接养蚕收丝。于是,这就给她的隐遁提供了方便,她要来锦绣坊亲自招待客人,不仅要看人,还要看心情。

这天,掌柜的见苏启墨进了门,二话不说,直接让他自己上了三楼。杜老板一早就来了,苏启墨不是什么达官贵人,也没有提前递帖子,甚至不用上去派人通报,因为杜老板把他当儿子一样,锦绣坊众人皆知。

“哎呦,真是稀客,我正想着一会儿派人给你把衣服送去。”杜老板刚把架子上的成衣都挂好,看见苏启墨来了,笑得一脸温情。

“萱姨又打趣我,显得我多不懂事似的。”苏启墨说着递上一盒糕点,“你爱吃的核桃酥和杏仁酪。”

“今天怎么有空过来了,有事?”杜老板把点心递给侍女,关切地问。

“我想来选身衣服。”

“哎呦喂,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以前多少次让你来,你不来,说什么相信萱姨的眼光,穿什么都行。这回咋了?萱姨离老还早着呢,眼光好着呢。”

杜老板年近四十,但保养得宜,看上去不过三十,她梳的非妇人圆髻,也不似姑娘垂鬟,她用三支簪子把青丝绾成倾斜的流云式,温柔里带着冷静,精明中又藏着几许秀气,跟“老”字毫不沾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