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和乐(1 / 2)

加入书签

宾满楼二楼的上等雅间里,几位年轻的公子寒暄着落了坐。

“陆公子是第一次来苏州吗?”其中一个男子问向一位朗眉星目,却气度沉稳有如春松般清雅的男子。

“是的,但我祖籍就是这江南一带,只是自幼离开,在北地长大。”

“是从哪里来?也来做生意吗?”又一位心直口快的问道。

“我来给大家介绍吧。”坐在东道主座位上的男子说“陆公子是咱们江南锦记李掌柜的亲戚,早些年一直在徽州,这次是跟着押货过来的,而且以后就留在江南了。”

“看样子是家族要把你放出来历练啊,说不定过不了多久,你就是挑大梁的人了,各位兄台,我们敬陆兄,以后南来北往的货物,生意场上的合作,还要陆兄能多照应几分。”

说着,众人忙都端起了酒杯。他们虽然年龄都不算大,但家里经商,积年熏染,自有一份少年老成。

这份敬意并不仅仅是酒桌上的客套,还有几分攀附的味道,不是因为这个刚打照面的年轻人,而是他背后的名号。

说到锦记,商场上无人敢不敬。这是一个极其与众不同的商号,一个看似平常,实则神秘的商号,一个生意遍布四方,财富无可估量的商号。

据说,这世上没有锦记不敢做的生意,没有锦记到不了的地方,也没有锦记不敢得罪的人。市井间流传的关于锦记的各种传闻太多,真假难辨。但人家的商号铺子就在那街面上一溜儿开着,生意红红火火,那可是真金白银都看得见的。

更难得的是,锦记招牌大,名号响,但掌柜精明,说话热情,从不仗势欺人,口碑也极好。所以若能跟锦记合伙做生意,那可是搭上大船了,小商户们都知道,锦记松松手指缝,就足够他们吃的。

来作陪的那几个人也没想到,竟然能结识锦记掌柜的亲戚,不由得顿时就十二分地热络起来。

“不敢当几位兄台抬爱,对于生意场,我一直未曾真正地涉足,只是随伯父耳濡目染了一点点,只因在家一事无成,这才不得不被赶出来磨砺。”

“这次从徽州出来,我先到了北平,然后向西到西安,又到了川蜀,再沿长江而下,前两天刚到苏州,跟着送货的船来的。”

“说真的,出来走走看看,才发现自己待在那个小地方就像井底之蛙,什么都不会。偏偏一路上只顾着游山玩水,看了一路风光,吃了一肚子美食,正经事却都没学。”

“家父说江南富足,人文气雅,让我来这边待一段时间多长长见识。日后小弟就要常住江南了,所以还望各位兄台多多照顾多多指教。”

江南锦记只是锦记在江南的一个分号,李掌柜也只是锦记聘请的大掌柜,但他执掌江南锦记多年,其分量在锦记总号里没几个人比得上,故而他的这个亲戚陆北辰,虽然没有细说到底是怎么个远近的亲戚,但照样够这生意场上的人给足面子。

陆北辰一看就是富贵人家出身的公子,好在没有什么公子哥的傲慢习气,他谦逊有礼,笑容诚恳,让人愿意相信,也愿意结交。

说着,陆北辰叫随从把砚台端了上来,“这是徽州歙砚,各位兄长莫要嫌弃。”众人忙连连称谢,又招呼着喝酒吃菜,气氛融洽轻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