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6恶评永不迟到(2 / 2)

加入书签

岳一宛发出惨叫:“你不要理解这种东西啊杭帆!”活像是一只被车轮碾过的尖叫玩具。

伸手捂住了这人的嘴,杭帆认真地做着分析:“网红餐厅,这其实是一个不考虑回购率的消费场景,在它的生命周期里,它要做的永远都是吸引更多的新客人来打卡体验,而非让老客人一周三次地反复光临??后者的消费力持久但不强劲,毕竟熟客只求稳妥地填饱肚子。唯有那些第一次光临又急于摆拍照片发朋友圈的新客人,会点上满满一桌子的菜色,力图一次尝遍所有的新鲜。”

“在这种消费场景里,‘茶葡萄酒’,这个概念本身就显得既高级又有趣。”杭总监沉思:“尤其是按杯卖的葡萄酒,价格并不高昂。就算品尝之后觉得完全不喜欢,在大城市的餐厅里,这种‘试错成本’也是完全可以被接受的。抱着这种心态,就会有很多客人选择先点上一杯来试一试。”

“好看,有趣,甚至是‘古怪’,这些要素会让客人们在线下进行‘冲动消费’。”

“小杭好厉害啊!”孙维若有所思地点着头,“确实,我们家的茶酒系列,主要也是在餐厅里卖得好。线上的几家电商倒是都反响平平。”

杭帆赶紧解释:“我对网红餐厅没有偏见!毕竟我就是做营销这行的……能给产品找到最适合适合的消费场景,这本身就很了不起。”

按照罗彻斯特酒业的消费习惯调查报告,在电商渠道够买葡萄酒的主力消费者大致分为两种:其一,是只买‘小甜水’的浅尝辄止型,其二,是格外挑剔又相对专业的资深玩家型。

“如果让我来做的话,”杭帆说,“我会觉得‘茶酒’系列很难在这两个极端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自电子商务诞生以来三十年,整整两代人的消费习惯被彻底颠覆:人们上网购物,大多已不再是为了随机地尝新争鲜。

我们目标明确地奔向目标商品的链接,为了最低廉实惠的价格,也为了绝不出错的质量??在没有生命的数字与图片面前,我们往往比在身处实体店中的时候更为挑剔。比起“可能不太习惯”的新事物,更多人倾向于选择“让人安心信赖”的熟悉产品。

“但在与朋友聚餐的场合,一杯酒,不仅是一份饮品,也是一份‘所见即所得’的情绪价值,更是一个现成的聊天话题。”

在这种场合里,由于所谓的“社交属性”加成,人们会更愿意去尝试新事物。而这,也就给了各路新产品们以获取客户的大好良机。

“虽然是传统销售方法,但确实能够非常有效地提高销售业绩。”

杭总监嘀嘀咕咕地在嘴里念叨着什么,“但是,唉,餐厅的酒水采购,这块是市场部负责的,和我们新媒体部门没关系啊。嗯……再仔细想想,‘斯芸’和‘兰陵琥珀‘的售价太高了,好像也没法用这种方式来做推广。不然倒是可以请几个探店KOL去做点宣传之类的……”

岳一宛凉凉地做出提示:“醒醒,杭总监,斯芸酒庄是不可能让自己的产品被杯卖的。”

”我知道,我知道!”杭帆真希望自己能手持四十米大砍刀,一举砍掉自家产品售价里所有的零:“高贵,奢侈,品牌调性!啊啊啊!要不是因为这!我的工作也不会那么难做??!”

“其实也没有非常高贵啦,”岳大师难得谦虚一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