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6怀中柔软(1 / 2)

加入书签

寅时已至。

司宝司掌事女官领着两个玉石匠人,漏夜赶到正辰宫。

大半个时辰前,王真到尚服局的司宝司敲开了门,将正在安睡的冯女官叫醒。

冯女官得知是圣人传召,连忙穿戴齐整,又唤了两个下属跟从,随王真前往面圣。

一路走来,心中甚是惶恐。

在六尚局为官十几载,这却是她第一回如此深夜接到皇帝召见的谕旨。

夜深人静,定是有紧急要事。

谁知进了正辰殿,裴?只是摆了手,叫他们去瞧两件残缺的玉饰。

冯女官依言照做,叫下属开了工具箱,顶着油灯的光亮去鉴别。

心内却不免疑惑。

不过是两块摔破的残片,今日或是明日鉴定,又有何差别?

何至急于一时,要在更阑人静时召他们前来。

再过一二时辰便是黎明了,不仅皇帝未眠,就连殿下同公主亦是守在这里,似乎非要等个定论出来。

难道这玉碎干系重大?

冯女官想到这里,手中愈发慎重,不敢丝毫马虎。

两手各捻住一件残片,在光亮下转圈比对。

玉石匠从工具箱里拾起个瓷瓶,揭开红绸布塞,将里头的油状液体倒入浅口白钵中。

另取一块布,蘸着油液,将两块玉碎接过来,仔细擦了擦。

附着在玉面的尘被抹除干净,肌理纹路愈发清晰可见。

旁边的匠人用一块铜钱大小的棉圈,扑了些不明的绿色粉末,往玉面上一压。

一番动作后,玉碎重新回到冯女官手中。

裴?神色凛然,眉头难舒,见她三人低声合议良久,心焦难耐,开口询问道:“可有结果?”

裴朝同裴定柔亦站在一旁,等待着最终的定论。

冯女官终是将玉妥帖放下,起身回告皇帝:“禀圣人,已经细细比对过了。”

“玉种、色泽、肌理,乃至于内里纹路,都是一致的。”

此话一出,殿内立时一片死寂。

比对结果确凿,因此她在回答时,用的词是“一致”,而并非“相似”。

两个匠人都是司宝司任职多年的,成日无数玉器过手,辨识经验丰富。

三人反复比对,绝无错漏。

冯女官一言定音:“应该是从同一块玉石上起出来的饰品。”

其中一人小声补充道:“小人记得,这块是前些日子,怀兰夫人身边的榆若拿来的。”

“让我们挑些艳丽的细珠,编个璎珞给公主戴。”

许是熬得久了,裴?闻言,只觉眼前有些发黑。

“回禀圣人,臣想起来了。”

经匠人一言提醒,冯女官回忆道:“去年春天,夫人送了一块约莫七八寸的玉料来。”

那玉料平滑白净,内无杂质,用来制簪钗玉镯最好不过。

“夫人叫我们在当中起一对镯子,臣想着未免浪费,便又在边角料划块,起了些耳坠、玉佩一类的小件玉器,一并打磨雕琢,制作成品。”

“其中应当就包含这两件玉。”

白玉坠和葫芦佩。

后来经她建议,便将那白玉坠用金丝花丝缠绕,辅以雕刻镂空技艺,打造成了一件耀目的华盛。

见裴?神色愈发严肃,她便不再多言,只是保持着躬身拱手的姿态,默默等候在那里。

殿外已是黎明,一抹晨曦初现。

两玉归属何人已经分明。

“朕知道了,辛苦你三人跑一趟正辰宫。”

裴?道:“嘴严一些,回去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