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第1章(2 / 2)

加入书签

大抵是心中不痛快,老翁对大越流民说:“你们也不必北上了,如今楚地战火蔓延,江淮还发生了干旱,各地也横征暴敛,没有安宁之地。”

大越流民信了老翁的话,因为但凡有个能安身立命的地方,这群楚地的流民也不至于继续南下了。

“这可如何是好?”大越流民的队伍里也出现了丧气的声音。

这时,有人叫了一声:“我们干脆躲进这深山老林中。”

大越多丘陵。

这骑田岭内虽然荒无人烟,却并非没有宜居的地方。

躲进山谷里,可以建造城寨,以狩猎、采集为生,那些并不陡峭的山坡还能开发梯田。

这里远离州县,那些征收赋税的官吏也不会找过来。

此话为绝望的流民们带来了一丝希望。

有人有顾虑:“可是,这山中多瘴气。”

“大越哪里没有瘴气?”

祖祖辈辈皆生长于越地的人,有多少没有遭受过瘴疠之苦的?

他们早已习惯。

闻言,大越流民纷纷交头接耳商讨起来。

楚地的流民则略显犹豫。

这大越的环境比他们想象的恶劣。

到底是要继续南下,还是留在这里,或干脆返回楚地,他们还需仔细商议。

暂时商议不出什么结果,天色也不早了,他们便在附近的空地生火,准备过夜。

大越的流民亦是如此。

不过他们选择安顿休息的地方与楚地的流民隔着数百米。

防人之心不可无。

住得近了,只怕对方夜里要来杀他们的牛,偷盗他们的粮食和钱财。

两支流民队伍各自安顿好,生好火,就开始去找水源、野果、野菜。

阳山关古道是官道,也是进出大越的必经之路。

过去无数人来来往往,附近能吃的野菜果子、能抓的野兽都被薅没了。

因而,想要采集野菜,还得往丛林深处去才行。

山林中危险重重,妇孺都被留在大本营,青壮年则留下几人看护,其余的都结伴进了山。

楚人中,一个男装打扮的少女抓着一把斧子,跟上了进山的队伍。

有人看见了她,跟同伴挤了挤眼。

同伴会意,故意高声嘲笑:“有些娘儿们以为穿上了男装便成了男人?真是不知死活。”

另一人附和:“等会儿遇到大虫,怕不是要吓哭哦!”

突然,那人朝着某个地方大叫了一声:“那是什么?”

少女心中一紧,立马提起斧头戒备。

然而她定睛一看,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动。

那两人看到她那紧张兮兮的模样,乐得哈哈大笑。

少女方知被他们捉弄了。

她面沉如水,不愿意再跟他们同行,往另一个方向去了。

那两人见她走开了,当即冷哼了一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