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33章 科学教学的问题(1 / 2)

加入书签

大明那么大,找一个可以当物理老师的人,朱允?认为应该可以。

别以为科学理论,是要到近代才诞生。

但在华夏古代,早就有了不少相关的科学理论。

比如墨家,在先秦时期,就开始研究小孔成像、力学原理,无奈的是,古代的主流一直是儒家,墨家的思想又不被统治者认同。

墨家到了大明,不知道还有没有。

古代类似的科学家,是一定有的,这就需要朱允?慢慢发掘。

现在躲避风头,正好有时间研究这件事,但做科学研究,是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朱允?同样把这些希望,寄托在吴忠他们身上。

等到他们带钱回来了,朱允?可以做的事情就多了。

至于朱允?要教的是什么,石安志他们不敢过问,其实也没必要过问。

只要能读书,对他们而言就很满足了。

何况还是皇太孙安排人来教的,无论是什么,都是最好的。

“大妞,给我!”

朱允?让杨大妞,递了一个东西过来。

如果放在几百年后,那些孩子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是一种叫做火箭的烟花,可以飞上天空爆开。

这是朱允?让陶志学做的,刚才去了陶志学那里,顺手带出来了。

在宋朝的时候,就有神火飞鸦。

万户飞天用的东西,差不多就是这种,陶志学可以做出火箭,技术肯定是有的。

“你们看好了。”

朱允?把烟花,插在地上,再用火点燃。

只见烟花喷火,发出尖锐的声音,飞上天空爆开。

所有人看到烟花,都有些惊讶,继续听下去。

“我要教你们的,用一个比较文雅的词,就是格物致知。”

朱允?说道:“用我自己的词来形容,叫做科学,刚才飞天的就是科学,为什么可以飞天?”

“再比如,工厂里的纺织机,为何能运转得那么快?”

“天空中的彩虹,是怎么形成的?”

“天空为什么会下雪和下雨?水为什么要往低处流?苹果为何要掉地上,而不是掉天上?甚至夏天白天更长,冬天夜晚更长,这又是为何?”

“都可以从我的科学当中,得到答案。”

他也不管,他们听不听得懂,先把这些说出来,给他们一个提醒。

他们是真的看不懂,包括石安志,但听起来好像很厉害。

皇太孙说的,都是厉害的。

“这些都是科学。”

朱允?又道:“学会了科学,你们可以做到很多不可置信的事情,远的不说,说回我们军队,如果我把刚才飞天那个东西,做得更大、威力更强,直接射到敌人当中,效果如何?”

此言一出,那些老兵无不眼前一亮。

他们这些当兵的,当然知道如果做大了,做成武器,能有多可怕。

可以把敌人,完虐了。

他们也不至于,断手断脚地回家,现在全靠皇太孙扶持。

朱允?又道:“你们好好想一想,我要教给孩子的,正是这些,愿意的话,到石安志那里报名,如果不愿意,我也不勉强。”

“愿意,殿下,我们愿意。”

“我家孩子也愿意。”

“誓死追随殿下,殿下说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

那些孩子的家长,纷纷开口表示愿意。

他们本就接受了朱允?的恩惠,让孩子跟随朱允?学习,还能改掉军户户籍,绝对是没问题的。

如果不学习,未来只能是军户,要上战场,运气不好的话,下场好不到哪里去,倒不如跟殿下多学些东西。

那些没有孩子的老兵,现在只能是羡慕了。

“安静!”

朱允?说道:“你们不用吵,愿意的话,报名即可,但科学没那么快可以上课,我还要回去做好安排和准备。”

他们当然没问题,就怕皇太孙不想教。

把这件事确定下来,石安志赶紧把孩子们,带到另外一个地方,给他们报名,记录下名字。

朱允?的科学事业,总算走出了重要的一步,感觉还是很不错的。

这些孩子,都是未来的科学种子。

剩下那些全部交给石安志,朱允?离开了这里,去找郑和聊聊。

上一次找工部要的木头,全部到位了。

现在已经搬到船坞,郑和他们正常开工,建造新船。

“殿下!”

他们看到朱允?来了,纷纷过来行礼。

“免礼。”

朱允?道:“郑和留下,其他人继续干活。”

郑和是这里的总负责人,自然是要留下的。

“目前有没有困难?”

朱允?问道。

“缺少木头。”

郑和遇到的困难,还是那个样。

没有足够多的木头,他们的船很难下水,根本做不出来。

朱允?叹道:“还是要等吴忠他们回

来才行。”

缺少木头,他也没办法。

总不能凭空变出来。

又是一个,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再等等。”

朱允?是真的担心,吴忠会不会回不来,又道:“等他们回来,从下半年开始,一切都能到位,至于前段时间,我尽量地为你找木头。”

“是!”

郑和可以理解,朱允?现在的无奈。

船坞无法全面开工,朱允?只好先放缓工作进度,在这里走了两圈,回去找姚广孝。

“大师,我有一件事,想请你帮忙。”

朱允?说道。

姚广孝问道:“何事?”

朱允?道:“大师懂不懂算术?”

“当然懂!”

姚广孝哈哈一笑:“算术奥妙无穷,我早就学过了,请问殿下为何有此一问?”

华夏古代的数学,其实也不差。

《九章算术》里面,就有几何、方程、勾股等知识,祖冲之已经能把圆周率推演到小数点第七位,比欧洲要早一千多年。

只是未来的人,一直认为数学是从西方来的,忘记了老祖宗早就在研究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