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3章 殿下,救命啊(2 / 2)

加入书签

好像在说,咱随便一句话,就能

让李焕文服服帖帖的,支持你这个小逆孙。

朱允?也想不到,李焕文那么没骨气。

还文人。

文人的风骨呢?

在李焕文身上,一点都看不到。

不过,朱允?今天,是为了宝钞而来,这事还没提起,道:“皇爷爷,孙儿还真的有办法,可以填补这个空缺。

“哦?

朱元璋有些意外了:“你哪来这么多钱补上?

“孙儿没钱,但可以印钱。

“你是说宝钞吗?不行,绝对不行!

“不是皇爷爷的宝钞,是孙儿的宝钞,杨先生应该对皇爷爷说过了。

朱允?解释道:“孙儿的想法,是印发宝钞,不仅用宝钞来支付俸禄,还鼓励百姓把钱兑换成宝钞,朝廷带头使用,税收必须只收宝钞,先树立起宝钞的信用。

闻言,朱元璋再想起那天杨士奇的话,稍稍陷入沉思。

李焕文想了一会道:“陛下,殿下,大明宝钞没法用。

朱允?说道:“那是因为,皇爷爷的宝钞做得还不够好,百姓们拿到宝钞,没办法兑换现银,朝廷不用,只给百姓、商贾用,还大量的印发,自然而言会贬值,最终连草纸都不如。

“我要印宝钞,不会随便乱印。

“先从户部,拿出一笔准备金,按照这笔准备金的价值来印。

“在应天府各处,成立适量的钱庄。

“把宝钞发行出去后,普通百姓,可以随意兑换现银。

“但必须再下一道命令,市面上所有的交易,一律不准再用金银铜钱,不允许以物易物,必须用大明宝钞。

“如有违法,入狱!

“引导他们使用,是重塑宝钞的信用。

“强制使用,朝廷带头使用,是要保证宝钞的流通。

“再改进印刷技术,让**的,无法制**币,进一步保障宝钞的信用。

“只要做到这些,宝钞正常使用,将会比铜钱、银子方便太多了,更容易让百姓接受。

朱允?把自己的想法,直接说出来。

李焕文听得一愣一愣的,对他来说,好像有点超纲了。

作为户部尚书,竟然

有点消化不来这种新式宝钞。

朱元璋早就听杨士奇提起过,倒也不觉得无法理解,问道:“又如何补上空缺?”

朱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