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2章 涨知识了(1 / 2)

加入书签

船坞看起来,确实很久没有人管理了。

现在下的雪是不大,但地面也覆盖了一层薄薄的积雪,积雪上没有痕迹,明显是没有人来过。

船坞附近,还有一些干枯了的杂草。

里面还有两艘半成品的小船,停靠在其中,不知道是不需要再造船了,还是冬天休息,明年再造,那两艘小船就这样停工。

“殿下,是这里了。

朱寿带领朱允?进来,介绍道:“这里应该有两个月没人来了,我们大部分的船,都是出自这里。

“太破,太旧了。

朱允?抬头打量了一会,又道:“造船的工匠呢?

朱寿说道:“都是匠户,他们不是去工部轮值,就是有其他事情要忙活,或者去做徭役了。

朱允?想了好一会,又道:“我们能不能去江浙、福建或者广东等地,请一批擅长造船的工匠回来?

“可以。

朱寿点头,又道:“但得给钱。

朱允?:“……

现在不仅大明缺钱,朱允?自身也缺钱。

没钱什么都做不成,在古代也是如此。

朱寿他们是一起投资了,钱都在冯胜那里。

但那笔钱,是要用来买原料,造纺纱机,以及给那些伤残老兵发工资的。

造船是中后期的行为,不能把前期的钱,挪用到中后期,万一不够用了怎么办?

另外,造船也要大量的钱投入。

比如说,造船用的木头,也不是凭空变出来的。

“以后再说。

朱允?暂时打消了这个念头。

在想等到酒楼盈利了,或许能拿出一笔钱,大量的请其他造船业发达地区的工匠回来,再购买木头造船。

首先要造的,是宝船。

郑和下西洋那个宝船。

他要让郑和,提前出海,纵横海外。

“郑和。

朱允?又道。

“奴婢在。

郑和走过来道。

朱允?又道:“明年,冬天过后,我再把这里正式交给你,出海一事先不要急,先负责造船,比赶缯船还要大的船。

“还要大?

郑和眼眸里,顿时亮闪闪的。

比赶缯船还要大的船,他无法想象能有多大。

但一定很厉害。

如果用来出海,宣扬大明国威,海上那些国家,看到他们就要跪下膜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