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86林妍自幼学的,也是君道(2 / 2)

加入书签

“还有林长义,一度主张改革。三十六条我不给你列数了,只三点:改官制,尊法权,通商贸。被御史台的清流们猛批啊!说他要废祖宗之法,要亡大雍宗庙!你说这般,自己人先斗起来了,如何能改?如何能动!”徐老太傅长长叹息,说,“林丫头,你再给我说说,什么是清流?”

何为清流?林妍说:“晚生不知。”

“对,不知。我也是寒门出身,苦读十载,一心报国济世。可如今,垂垂老矣,除了这个空名,一事无成,说来惭愧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读书人一辈子,究竟读个什么!清流支柱,支起的什么?支起的是文人风骨,能不能支起大雍的风骨!”

徐老太傅长叹:“老卫为义,谭御史为名,林长义为天下公,常志峰为国,却只能纸上谈兵!川南、林氏借清流之名揽权,老夫有个绰号??老狐狸。何为清流?各自盘算!不堪大用!一盘散沙……老夫恨啊,无奈啊!”

“这些话憋了十几年,再不说,老头子就该入土了。”老太傅像打开了话匣子,一连说了三句林太子太傅与他的遗言??

“林长义又问,当今世上,能救大雍的,不是清流,又是谁?要救的,是大雍,还是早就腐朽糜烂的朝廷?大雍的千年皇权,有没有救?要不要救?清流不行,世家之中,可有循吏?”

“林长义说,楚勋派人找他谈过。楚氏若要重返朝堂,必入浊流之党。若入浊流之党,必有投名之状。若寻投名之状,莫过于,几年改革把南北世家满朝文武都得罪通透的他??林长义。”

“林长义说,既然世家早晚要对他和太子下手,既然早晚世家和寒门的矛盾要爆发,既然大雍早晚要有这一场倾覆??为何不顺势,推楚氏一把?还了十七年的孽债,九泉之下,也好与老楚??谢罪。”

林妍没有想到,问道,“原来元庆党禁前,您也得了消息?”

“是,不止我,常尚书、谭御史他们都知道。可丫头你要明白,朝廷里阴谋多,阳谋也多。一己之力翻云覆雨,那是码内阁话本子里的故事。有些事情,翻不了盘啊。”徐老太傅道,元庆党禁,就是一场阳谋,“林长义说了一句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谭御史说,不愿见举朝污浊,不愿合污,求一死,全清名。老头子我惜命,借着机会半隐半退,这十年,一直在思考林长义之问。”

“元庆党禁,夺嫡之争,清流退了,南派倒了,北派当权??”徐老太傅深提一口气,“还是权力倾轧!直到今日!丫头,三十三年了,三十三年!而今朝廷上的这些人,几个记得帝都,记得明台忠骨,记得章华台宴,记得江北风雪啊!”

他激动:“西雍现下谁当权?川南!那些是什么人啊,川南的土皇帝呐!偏安一隅,谈什么北上!谈什么驱除鞑虏,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