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5章 人情账(2 / 2)

加入书签

红绸落下时,鎏金的姜记二字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引来围观百姓的一阵喝彩。

姑娘这绸庄开得...着实突然啊...陈掌柜掏出手帕擦了擦汗,茶盏里的水纹映出他不安的神色。

姜绾歌不紧不慢地打开手边的红木食盒,里面整齐码放着金黄色的杏脯,在阳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尝尝?刘嬷嬷今早新做的。

陈掌柜迟疑地拈起一块,刚入口,酸甜的滋味就在舌尖炸开,让他不由自主地眯起了眼睛。

就在这时,楼下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声。

他探头望去,只见靖王府的马车正停在巷子口,赵管家手里拿着个糖油饼大快朵颐,几个小厮正往车上搬运贴着梨花白红纸的酒坛。

姑娘这算盘珠子倒是别致。陈掌柜的目光被姜绾歌手中把玩的一枚铜珠吸引,那珠子磨得发亮,尾端还系着半截褪色的红绳。

路上捡的小玩意儿,姜绾歌随手将珠子往紫檀木算盘上一拨,发出清脆的声响,用着顺手。

她又推过一碟蜜饯,这次是裹着糖霜的山楂糕:再尝尝这个?码头上的工人们最爱带着当零嘴,干活累了含一块,既解乏又顶饿。

陈掌柜刚咬了一口,就听见楼下传来伙计清亮的吆喝声:买布送蜜饯喽!赵大娘,您家小宝最爱吃这个杏脯,拿着这张票,下个月还能多领两块!

往下一看,果然见到街坊赵大娘抱着新买的布匹,手里还攥着个姜记字样的纸包,边走边给遇到的邻居分发蜜饯。

您瞧,姜绾歌翻开账本,指着上面画着的一个个小人儿,有的标着码头张叔,有的写着布行李婶,这人情往来啊,就像这蜜饯一样,甜在嘴里,记在心上。大家得了甜头,自然愿意帮忙。就像您上次说江南布价要涨,不就是张叔在酒馆里随口提的那一句?

陈掌柜这才恍然想起,半月前在醉仙楼遇见码头的张老三,对方硬是塞给他一块蜜饯,顺口说了句漕运要加钱的事。

此刻看着姜绾歌腕间晃悠的红绳??上面串着的那枚铜钱,正是张老三儿子满月时送的谢礼。

那您这绸庄和蜜饯铺...陈掌柜指着窗外两家比邻而居的铺子,只见绸庄的伙计正帮蜜饯铺搬运晒果子的竹盘,蜜饯铺的丫头则抱着新裁的布匹给街坊送货。

互相帮衬着过日子呗。姜绾歌将算盘往前一推,算珠跳动间竟排出一个利字,买布的妇人带着孩子,给块蜜饯孩子不哭闹了,她就能安心挑选。

码头的汉子们来买零嘴时,看见新到的粗布厚实,顺手就给家里婆娘捎一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