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遇到她之前,娶谁都一样(2 / 2)
正是因如此,陆家在京中威望甚高,长房出武将为天子镇国门,二房出文官辅佐天子守社稷。
那时流传的一句话??大齐治世万万年,陆家得有一半功。
所以,细细想来,在她还未嫁到陆家来时,就已知陆家的鼎鼎大名了,治世功臣,谁人不知呢?
但,那个时候饶是知道方通判所说的是京中陆家,她也没敢往这个“陆姓上想过,或许是“路、“鹿,谁又能知呢?
毕竟,陆家被斥责,这个消息并未流传,如今想来,更像是被有意地压住。
陆曜陷入回忆,同她说着:“金国王后乃是金国王上的第一任王后,据说极尽荣宠,金国排得上名的王子皆是她所生,当年她的生父、金国的元帅参与玉留门一战,在那一战中生死一线,最终被人救下,救活了一条命,将其充作俘虏,以此作为让金国投降的条件。
陈稚鱼听得入神,被他指了指手中的筷子才知吃两口,但也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后面的事。
“并非我冷血,金国会因一人性命就甘愿俯首称臣吗?
那毕竟是一个国,凝聚了几代人的心血,难道会为了救一人,而作出这种选择?
陆曜赞许地看向她,说:“当然不会,程元帅老了,纵然他为金国立下过汗马功劳,但那个时候,以身殉国也比被当做条件迫使自己国家投降来得壮烈,金国又是出了名的野蛮固执,怎会在此事上妥协?当时,正当壮年的金国王上便立了王后所出的长子为王储,这就已经做出选择了。
陈稚鱼心头一默,虽然
知道一国大事不会为一个人改变,但听到这里,不妨碍她心中惋惜。
君王死社稷,将军裹尸还。
千古之理,无可撼动。
“那真正让金国动摇的是什么呢?”
陆曜:“仁德。”
“什么?”陈稚鱼拧眉,以为自己没听清楚。
陆曜已然吃罢,放下了碗筷,说:“是大伯和已故王老将军的仁德,打动了他们。”
当年,程元帅一朝被俘的消息传回金国时,王后一度哭晕在王宫里,却未能换来王上的心软,只在自己壮年之时,过早地立了王储以作补偿。
但,王后救父心切,趁着守备不防时,立了王宫寻到前线,一国王后手持凤印,要求以身换父。
比起一个元帅,一国之后,且还是王储生母,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当时不少人都主张将两人都抓起来,筹码更大一些,这一提议却被王将军否决,他告诉年轻的陆长荣,兵法有诡,但也要守君子之道。
一国之后是女君子,能站出来救父是至孝,倘若大齐趁人之危,将来青史留名,挨骂的将是大齐,当下境况显然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