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9第九章(2 / 2)

加入书签

“……两年俸禄?”赵守成眼含热泪,连连摇头,“这怎么行,陛下!老臣自愿捐出赵家祖宅,置换些银子,用来安抚悒州百姓的心。”

赵守成神情惶恐,悲天悯人,忏悔不已,“若不是老臣疏忽职守,也不会出现这等滔天巨案……”

“哦?你这般行为,倒是有几分达则兼济天下的风骨了。”皇帝眉峰挑了挑,“赵家祖宅可是你赵……”

“百姓生死面前,哪有什么祖宅不祖宅?不过是遮蔽风雨的一间陋室罢了。眼下正是寒冬腊月,财政紧张,能多安抚安抚百姓也是好的。”赵守成义正言辞,跪地不起,“陛下,您就满足老臣这个心意吧!”

“臣也愿意。”

“臣等也愿意。”

几个大臣纷纷出列,表示自愿捐赠银两,以解燃眉之急。

“好好好!你们都是我大晋一步步精挑细选出来的臣子,有你们在,朕心安啊。”皇帝抚了抚胡须,颇为满意,“太子,放手去做,尽量赶在年关前回来。”

太子淡淡扫过带头主动捐钱的几位大臣,神情不变,“儿臣遵旨。”

-

东宫书房内。

“殿下,这几位大臣平时跟个铁公鸡一样,怎么突然如此慷慨?”守德正在给太子研磨。

“不过是让几处宅院,捐百两银子,对他们这种高官豪族来说不过洒洒水。”谢明昭执笔回信,眉眼冷峭,“看来悒州刺史是条大鱼,牵连出数位大臣主动作保。孤也想看看,赵守成那个老狐狸还能不能坐的住。”

“殿下,即便如此,您也不至于亲自去南疆啊。”守德心里担忧,研磨的速度也慢下来。

“这个赵历,竟然跟赵守成的次子有联系,孤不能不去查。”太子闭目,揉了揉眉心,“赵筠是个纨绔子弟,养尊处优,却多次前往南疆,着实奇怪。”

候在另一侧的守忠不停点头,满脸惊喜,“你不知道,多亏了这个赵历,我们顺着他查到了赵筠,说不定能抓到赵家的小辫子。殿下就是为了这个,才决定亲自去南疆的。”

“赵守成稳坐户部尚书这把椅子几十年,谨慎保守,轻易不会露出马脚。这个赵筠,或许能成为突破口。”太子封存好信件,递给守德,“送去青州。”

缓了片刻,太子想到什么,问,“那个奴隶查清楚了?”

“底下人专门跑了一趟南疆,调查清楚了。他无名无姓,不知父母不知籍贯,突然出现在悒州奴隶场,卖他的奴隶贩子声称是在山林里发现他的。此前他一直过着野人生活,到奴隶场后一直以斗兽为生,算是奴隶贩子手里的头牌。否则,也不会进您的车队,带来上京。”

守忠一五一十地讲了出来,沉吟片刻,他又道,“南疆战乱频仍,孤儿甚多,对户籍路引的管控远没有上京严苛,像他这样的奴隶数不胜数。”

“看起来没有问题。”太子思索一番,想到公主多次因为这个奴隶朝他撒谎、生气,他疲惫地叹了口气,“算了,直接除掉。”

“如今上京危机四伏,稍一个不注意就会满盘皆输。满满生性天真善良,孤不敢保证他毫无目的,若是惹出什么风浪牵连到公主……”

“守忠,让留在公主府里的人出手,无论什么法子,让他离府。”

“是。”

“孤离京后,东宫上下全部由你打点。守德,公主府那边要时刻盯着,一有问题即刻来报。”

“是。”

“殿下,您也不要过于忧心了。上京到底在陛下脚下,他们不敢明目张胆着来。倒是您,此去南疆危机重重,千万要小心啊。”守德看着这个自己照顾了二十多年的年轻太子,眼神忧虑,忍不住多言了几句,“南疆偏远,遍地都是毒草毒虫,您的身体……”

“好了。”太子合上折子,睨他一眼,“研磨。”

“哎,是,老奴多嘴了。”守德叹了口气。

东宫院中,雪渐渐停了。

雪花飘落,无声无息,遮住一切暗流。

“雪停了,这怎么还越来越冷了呢。”谢明棠抱着手炉,一目十行看着话本。

看完一页,她勉为其难地移开搭在手炉上的手,迅速翻过下一页。

“嘶,好冷好冷。”她嘟嘟囔囔,吩咐椿榕让炭火再大点,“那奴隶呢,怎么还不来?慢吞吞的。”

她轻声埋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