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0第50章(2 / 2)

加入书签

张诚、张宏、孙德智、李信。

后两人不可能,孙德智是慈宁宫的掌事牌子、李太后面前听用,李信是慈庆宫的掌事牌子,陈太后面前听用。剩余二择一,选谁皆可。

这手段还是偷师的张太岳。每回举荐人才,元辅张先生的题本总能让人看似有得选,实则没得选。他可太擅长讲道理了,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地让人选择了他想要的答案。看似是让皇帝亲选,实则全是套路,几次之后朱翊钧才看出了端倪,不由得哭笑不得。

这一招,朱翊钧称之为‘画地为牢、引人入彀’。先浅浅圈定范围、增设条件,让别人从中拣择,自然只有预设之人能雀屏中选。既交出了主动权、平衡了上官的心态,又让事情按照自己的心意发展,牢牢握有人事权。

前廷官员各个都是人杰,朱翊钧看奏疏时常常被套路,似是瞒天过海、声东击西、借刀杀人、无中生有,三十六计使用个遍。一次两次,可能察觉不到,次数多了自然察觉。

人么?不就是不断犯错、不断纠错的么?被套路一两次,先上当,再识别,后熟练,慢慢再套路回去,甚至有些套路完全不用拆穿。无论张居正用何种方式,只要拣择的人才干练能做事,又何必在意是谁的决策?

大臣们常常念叨着‘致君尧舜上’,皇帝难道还能真自信是个尧舜之君么?君为尧舜之君,臣为尧舜之臣,不过虚伪地客套一下,互相默契地不拆穿彼此罢了。

朱翊钧见李太后尚在犹豫,便心知这四人中并没有让她十分满意信任的人选,也不足以承担东厂的职位。

于是朱翊钧另起一头道:“冯大伴提督东厂的确让人放心,再更换旁人总觉得不把稳。不如娘亲另拨个大太监在我身边听用,好让大伴脱开身来,岂不两便!”

这一招也是跟张太岳学的,以退为进。你说要开窗户,对方不同意。但是你说要拆房子,对方立马就同意开窗户了。

果然,李太后这回倒是爽快地答应下来,小皇帝顺便替身边人求情,免了一顿棍棒。

若能拿掉冯保的东厂提督最好,若不能,让冯保不能名正言顺的监督自己亦可。日拱一卒,如张先生一样,要有耐心。

李太后拿扇面拍了拍小皇帝:“暂且绕过他们这一回,以后皇帝身边人有大太监管束,也不至于再生事端。”可见朱翊钧的话,李太后还是听进去了些,这时李太后也认为皇帝举止浮躁、轻佻浅露与冯保不常管束有关了。

提到张先生,朱翊钧倒是想起从张先生和大司马处听到的故事,见李太后高兴,便笑着凑趣,调侃得说起戚总兵之畏妻如虎。

“娘亲不知,那戚帅临敌百万,只如等闲,如今却要受夫人压量,引得大司马愤愤不已、好不有趣。”

说着便将从谭纶那边听来的事情,戚总兵之名言‘请夫人阅兵’之语,一长一短地告知李太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