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3第33章(1 / 2)

加入书签

“老师!”

“老师!”

盖因马自强是韩揖、王锡爵的房师,韩揖嘉靖四十四年进士,本经《春秋》,王锡爵嘉靖四十一年进士,本经亦是《春秋》,两人房师都是马自强。

儒家礼仪,可以刚正不阿,但要尊师重道,因而两人不敢相强。

马自强将两人叫到门外,一顿臭骂。

“这里是什么地方?知不知道?是内阁中枢!是个方寸地儿!讲规矩的地方!你们也好意思说什么朝廷威严?朝廷的威严就是让你们在内阁里拌嘴角口么!

当年二张兄弟欲戴孝庙的帝冕,太监何鼎大怒,手持金瓜以击之,遂遭锦衣卫拷打不改其志,被问到系何人指使,太监何鼎愤而答‘孔孟!’人家这是在维护朝廷尊严,你们呢?

诗书礼仪学到什么地方去了?还不如一太监!羞不羞?愧不愧?还呆着干什么,政务都做完了?还不散了!”

两人见状,一声不敢言语,只得作鸟兽散,灰溜溜地只得各自归衙。

朱翊钧发作完孙德智,转头就收起脸上的神色,挂上欢欢喜喜的表情去见母亲李氏。

他要试探一下,自己在这个皇宫中权限有多大。自己说过的话有没有人听,是一丝不苟地听,还是阳奉阴违地听。惩罚娘亲身边的奴才能不能落到实处,会不会遭到李氏的阻挠,好衡量自己在这个后宫有多少自由空间。

到了昭仁轩,皇后陈氏也在,陈氏歪在榻上,贵妃李氏斜坐在另一侧,小桌上摆着一壶茶、两三样点心,两人和煦地说着话。朱翊钧一脚迈进来,见两人语气轻松,便知道高拱那份议两宫尊号的奏疏并没有引起两人的嫌隙。

见小皇帝稳稳重重地走来,后头跟着低眉搭眼的孙海和亦步亦趋的金氏,还有一行十来人皆是恭肃严整的样子,两宫相视一笑,不约而同想道:“长大了,倒也像模像样的!”

朱翊钧上前请了安,陈氏一把将他搂在怀里,问长问短:“钧儿今日没害怕吧?看看这大暑日头底下,给人豪燥的!你娘亲给你备着果子,都湃在缸里呢,让人拣些好入口的端上来。”

听陈氏这样说,贵妃李氏赶忙吩咐左右:“去把新上来的香瓜切一盘来??听下人说,皇儿今日泰然自若,在众臣面前没有失态,很有天子风范。”

金氏在旁忙凑趣道:“哎呦呦!回娘娘们!今日那么大的排场、乌压压的一群人,我们跪在外面听着殿内的大小声,心里都发颤。皇帝陛下真是圣明天子,只听玉音清亮、从容镇定,那个气势一摆出来,大殿上下都被镇住了。一场早会,好几位都差点吵起来,还不是皇上一言而出,就将那场面体体面面地兜住了!”

这话一出,陈氏还没有反应,倒是李氏先更变了颜色,“怎么回事?今日常朝又出什么事儿了?”

众人都被李氏的脸色吓住了,一声不敢言语,倒是朱翊钧笑道:“娘亲不急,没什么事儿,就是高先生和杨尚书一同弹劾冯大伴。”

陈氏一听,更加搂紧了小皇帝,眼中不由得落下泪来,爱怜道:“钧儿可怜,才不过十岁的孩子,就要面对这样的局面,害怕么?”

“孩儿不怕,就是连累母后操心。”朱翊钧懂事道。

李氏食指指节曲起,‘??’敲出心烦意乱的声响,她现在是心乱如麻、旦夕惊惧,儿子只有十岁,却坐着天下间最令人眼馋的位置,一旦社稷倾覆,就是灭顶之祸,她下意识地想要求个出口,“姐姐,你可知近来宫中发生的事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