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9第29章(2 / 2)

加入书签

朱翊钧深吸一口气,昂首挺胸,迈着四方步踏入文华殿。

在迈入一瞬间,鸿胪寺的官员唱和:“圣上升殿!”

大汉将军持刀着甲、侍从扈行,分列穿行,严整地守在要冲位置。

又有两名执事官员引导朱翊钧行至台阶前,他深深地吐纳,郑重地一步一步走上去,来至御座前。

这是天下的鼎位,这一步跨入,不止握有整个大明王朝的命脉,还要承担天下亿兆民生的责任。

朱翊钧心里想着:不知自己此生不遗余力、全力以赴,将来能否握有打开真理至高殿堂的钥匙,执掌改变世界规则的权杖?

朱翊钧静立在龙椅前,暗暗下定决心,缓慢又执着地做上它。

我能!朕能!这皇位我坐了,这天下我扛了,必战战兢兢、克己奉公,勤俭、容忍、克己、修身、敬天,令大明王朝在有生之年天下?安、万民乐业,朝有梧凤之鸣,野无谷驹之叹。

只见文武百官朱红在先,青绿依从,从殿内延伸至殿外。众人一齐跪下,堂上鸦雀无闻,只听铿锵叮当,绶环绶?微微摇曳之声,并起跪靴履飒沓之响。

接着黄钟大吕之礼乐声盘亘而起,带着天地悠悠的苍然韵味。

殿内众僚五拜三叩,异口同声,“臣等,恭迎圣上临朝!”

朱翊钧恍惚坐在龙椅上,眼前似乎遍历大明两京一十三省广袤疆域,北达阴山,西至哈密卫,南至安南,东北抵日本海,千万疆域、一朝民生。社稷之重,重逾千斤!

他缓缓吐出一口气,道:“众卿平身!”

众臣行礼毕,文华殿议事开始了。朱翊钧见内阁只有高拱在朝,次辅张居正去了天寿山,群辅高仪在家养病,于是先道:“高先生为国朝事体,早起夜眠、辛苦劳心。多承先生提领日讲,教以礼让之节,成人之道。国家事重,凡事要先生尽心辅佐。”

高拱感激涕零,伏奏道:“臣叨受先帝厚恩,亲承顾命,敢不竭力尽忠,已图报称!”

朱翊钧抬手,示意平身,遂端正做好,示意廷议开始,并不发一言。还未亲政前,政务不明白,人员不认识,此时只能带着眼睛、带着耳朵认真看、认真听,就当自己没有嘴巴,并不对朝政点评议论。

先是内阁首辅高拱连上两疏,一封请大行皇帝尊谥大礼,一封请两宫尊号。朱翊钧翻开看,第一封没什么好说的,先皇尊谥,礼部因典制而议,而后一封奏疏就耐人寻味了。

【仰稽祖宗旧典,唯天顺八年,宪宗皇帝尊嫡母皇后为慈懿皇太后,生母皇贵妃为皇太后,则与今日事体,正为相同,则尊尊亲亲之别也。】

朱翊钧看了不禁一叹,高拱啊高拱,让人说什么好的!他倒是引古证今,议论悉中?要。

按照祖宗成法,皇后陈氏是要比皇贵妃李氏更加尊贵,太后的封号有别也是惯例。

只是李氏是新皇生母,又掌内宫大权,多加两字能让她开怀,何必吝啬?此于国朝又没有什么损失。

主少国疑,艰难之会,身为内阁首辅的高拱,正宜内积悃诚,调和宫壶,外事延接,收揽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